1. 首页
  2. 组词
  3. 越组词
  4. 【越】结尾能组哪些词

【越】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跋

    1.跨越。跋,通"拔"。

  • 2 . 阿

    1.何日﹐哪一天。

  • 3 . 逼

    1.侵凌僭越。

  • 4 . 白

    1.细布名。

  • 5 . 不可逾

    逾:越过。不可能超过或不可能越过。

  • 6 . 百

    1.亦作"百粤"。 2.我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亦指百越居住的地方。

  • 7 . 北

    1.古代越国北部地区。

  • 8 . 北走胡,南走

    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越: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而投奔异国。

  • 9 . 播

    流亡;流离:震荡播越,窜在荆蛮。

  • 10 . 搀

    1.越出本分。如越职﹑越权等。

  • 11 . 差

    1.谓越序而发生错乱。

  • 12 . 儳

    1.越次插入。

  • 13 . 超

    ①越过;轻快地跨过:超越重重阻碍|飞似地超越过去。 ②超过;胜过:超越优胜者|超越前辈。

  • 14 . 骋

    1.犹激越。

  • 15 . 乘舆播

    乘舆:帝王乘坐的车;播越:离散,流亡。指帝王流亡在外。

  • 16 . 窜

    1.逃窜;逃亡。

  • 17 . 楚

    1.楚国和越国。喻相距遥远。

  • 18 . 踔

    1.超越,胜过。

  • 19 . 穿

    1.经过;穿过。

  • 20 . 淳

    1.淳质清越。

  • 21 . 撺

    1.跳越。

  • 22 . 代马不思

    代:古国名,在今河北蔚县、山西东北部一带,泛指北方;越:古国名,泛指南方。北方所产的马不思念南方。比喻眷恋故土。

  • 23 . 蹈

    1.犹超越。

  • 24 . 叨

    1.谓非分占有。

  • 25 . 达

    1.疏通瑟底之孔使其声迟重。

  • 26 . 代

    1.《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李善注引《韩诗外传》:"《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代在北,越在南,后因以"代越"指来自各方的人。

  • 27 . 颠

    1.陨落,坠落。引申为废失。 2.翻转,倒转。 3.死亡;使倒毙。 4.谓思绪昏乱。

  • 28 . 巅

    1.同"颠越"。 2.陨落。巅,通"颠"。《楚辞.九章.惜诵》:"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王逸注:"巅,殒;越,坠。"一说跌跤。王夫之通释:"巅与颠同,仆也。"高亨注:"巅越,跌跤。"

  • 29 . 葛

    1.用草木纤维织成的葛布。 2.泛指葛布。

  • 30 . 奋

    1.奋力腾起。

  • 31 . 洞

    1.谓贯通瑟底部的孔。

  • 32 . 东

    1.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省东南部﹑福建省北部一带。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越王馀善反汉,旋被其部属所杀。部分族人被迫迁入江淮地区。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指闽东或浙东地区。

  • 33 . 度

    1.犹超过。

  • 34 . 渡

    1.犹超越,超脱。

  • 35 . 对

    1.犹对扬。答谢颂扬。 2.指帝王祭祀天地神灵。

  • 36 . 发

    1.播散;散发。 2.激扬;激昂。 3.疾速。 4.指使疾速。 5.犹焕发。 6.犹抒发。 7.阐述;阐发。 8.犹显露。 9.犹发挥。 10.犹出息。 11.古殿名。 12.南朝陈贺文发﹑顾越的并称。

  • 37 . 翻

    越过;跨过:~山岭 ㄧ~障碍物。

  • 38 . 泛

    1.亦作"泛越"。 2.谓声音不和谐。

  • 39 . 放

    1.离散。

  • 40 . 乖

    1.错过。 2.不相称。 3.差错。

  • 41 . 飞

    ①飞着从上空越过:~大西洋。 ②〈书〉飞扬 ②:心神~。

  • 42 . 干

    1.春秋时的吴国和越国。干,亦作邗,本国名,后为吴所灭,故用以称吴。《庄子.刻意》:"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干,吴也。吴越出善剑也。'……案:吴有溪名干溪,越有溪名若耶,并出善铁,铸为名剑也。"《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杨倞注:"干越犹言吴越也。"后亦用以指剑。 2.亭名。在江西省余江县东南。

  • 43 . 肝胆楚

    肝胆:比喻关系密切;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

  • 44 . 肝胆胡

    犹言肝胆楚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比喻远隔。肝胆,比喻近。

  • 45 . 贯

    1.贯通穿越。

  • 46 . 诡

    1.谓行事怪诞﹐超越常理。

  • 47 . 隔

    1.阻隔。 2.隔阂。 3.超越。

  • 48 . 勾

    1.即越国。后泛指今江浙一带。

  • 49 . 汩

    1.治理。

  • 50 . 胡

    1.胡与越。亦泛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2.胡地在北﹐越在南﹐比喻疏远隔绝。 3.比喻敌人或对立关系。

  • 51 . 横

    1.山势挺秀貌。 2.横向越过。

  • 52 . 过

    1.超越一般。 2.过分;超越本分。

  • 53 . 杭

    1.杭州和越州(绍兴)的并称。

  • 54 . 黑

    1.形容黑暗。

  • 55 . 胡二巴

    1.谓不明不白。

  • 56 . 激

    (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雄浑~的军号声ㄧ感情~。

  • 57 . 荒

    1.放纵越轨。

  • 58 . 惶

    1.犹惶恐。

  • 59 . 魂飞魄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60 . 击

    1.谓雷霆下击。 2.激越。形容声音激扬清越。

  • 61 . 迦维罗

    1.见"迦维罗卫"。

  • 62 . 僭

    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名号:尊卑有序,毋相僭越。

  • 63 . 进

    1.犹僭越。

  • 64 . 铿

    1.形容乐声洪亮清越。

  • 65 . 凌

    1.超越;凌驾。

  • 66 . 抗

    1.谓声音高扬。

  • 67 . 狂

    1.狂妄逾分。

  • 68 . 跨

    越过地区或时期的界限:~障碍ㄧ~长江天堑ㄧ~了几个世纪。

  • 69 . 漏

    1.声音浮散。

  • 70 . 陵

    1.逾越﹐违犯(规矩)。 2.混淆缠夹。

  • 71 . 流

    1.流散。

  • 72 . 两

    1.汉初两个南方小国南越和东越的合称。地在今广东﹑广西﹑福建。 2.指广东与广西。 3.泛指浙江。

  • 73 . 辽

    1.犹辽远。

  • 74 . 灵

    1.对古越地之美称。

  • 75 . 岭

    1.指今广东﹑浙江两省之地。

  • 76 . 流离播

    指流转迁徙。

  • 77 . 骆

    1.古种族名。居于今云南﹑贵州﹑广西之间。

  • 78 . 迈

    1.超越;超过。

  • 79 . 闽

    1.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秦汉时分布在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区。秦以其地为闽中郡。其首领无诸相传是越王勾践的后裔﹐汉初受封为闽越王。治东冶(今福州)。后分为繇和东越两部。因以"闽越"指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一带。 2.闽越﹑南越的并称。

  • 80 . 冒

    1.冒险穿越。 2.逾分。

  • 81 . 偭

    1.犹背离。

  • 82 . 谬

    1.谓错位﹐反常地越位。

  • 83 . 南

    1.亦作"南粤"。 2.古地名,今广东广西一带。 3.国名。秦末赵佗建立,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亡。 4.指越南。

  • 84 . 蓦

    1.超越。 2.指跨越。

  • 85 . 欧

    1.即瓯越。古越人聚居之地。今浙江永嘉一带。欧﹐通"瓯"。

  • 86 . 彭

    1.西汉初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人(?—前196),字仲,西汉大将。少年时常渔钜野泽中。秦末聚众起兵。楚汉战争时,将兵三万余归刘邦,攻占梁地(在今河南东南部),屡断项羽粮道。不久率兵从刘邦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封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亦写作"彭月"。 2.即彭蜞。

  • 87 . 瓯

    1.亦作"瓯粤"。 2.百越的一支。分布在今浙江瓯江流域一带。主要由早已居住在瓯江流域并创造了印纹陶遗存的土著民发展形成。后亦以指古瓯越所居之地。

  • 88 . 攀

    1.攀登跨越。

  • 89 . 纰

    1.错失。

  • 90 . 骞

    1.高亢激扬。

  • 91 . 偏

    1.偏于一端,与众不同。

  • 92 . 迁

    1.谓越出范围而变化。 2.犹迁离。

  • 93 . 蒲

    1.以蒲草编的席子。

  • 94 . 清

    声音清脆高扬:其声清越以长|歌声清越。

  • 95 . 绕

    1.绕道而过。

  • 96 . 轻

    1.飘然高飞。 2.犹轻轻。

  • 97 . 侵

    1.谓越犯职权﹑法制等。 2.指越界侵犯。

  • 98 . 秦

    1.春秋时秦在西北﹐越居东南﹐相距极远。诗文中常并举以喻疏远隔膜﹐互不相关。

  • 99 . 神

    1.精神超逸。 2.精神散失。 3.脱俗高逸。指风格。

  • 100 . 散

    1.犹激越。 2.犹激扬。

  • 101 . 遒

    1.刚劲而飞动。

  • 102 . 三

    1.指吴越﹑闽越﹑南越。约当今东南沿海地区。

  • 103 . 杀

    1.见"杀人越货"。

  • 104 . 沙捞

    马来西亚最大的州。面积约124万平方千米。首府古晋。石油和胡椒产量居全国首位。沿海富水产。

  • 105 . 私

    1.犹偷越。

  • 106 . 山

    1.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

  • 107 . 舍

    1.放过﹐避开。

  • 108 . 升

    1.古代一种细布。

  • 109 . 射

    1.发散得很远。

  • 110 . 神超形

    指身心超逸,不同凡俗。

  • 111 . 神魂飞

    精神飞出体外。形容人精神恍惚,神志不定的样子。

  • 112 . 爽

    1.丧失。

  • 113 . 殊

    1.超绝;超出寻常。

  • 114 . 视同秦

    古代秦国与越国相距甚远,因称疏远隔膜为“秦越”。把事情看得似秦国和越国那样毫不相关。

  • 115 . 疏

    1.亦作"疎越"。亦作"?越"。 2.疏通瑟底之孔﹐使声音舒缓。《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孔颖达疏:"越,谓瑟底孔也,疏通之使声迟,故云疏越。"后以指悠扬﹑隽永。 3.疏散。 4.疏忽;疏漏。

  • 116 . 檀

    1.梵语D?napati的音译。施主。

  • 117 . 突

    1.突破而越过。

  • 118 . 思

    1.心神散逸。犹言灵魂出窍。 2.谓神思飞越。

  • 119 . 逃

    1.逃走,逃离。

  • 120 . 天资卓

    非常优秀的天资。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