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2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3 . 补遗
1.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亦指上述增补内容。
4 . 不慭遗
1.不愿留。《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后用作对大臣逝世表示哀悼之辞。
5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6 . 不拾遗
1.失落的东西没有人捡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
7 . 传遗
1.留传。
8 . 殆无孑遗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9 . 赐遗
1.赐予。
10 . 荡然无遗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11 . 道无拾遗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12 . 洞悉无遗
洞:深入,透彻;洞悉:知道。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13 . 道不掇遗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14 . 道不举遗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15 . 道不拾遗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16 . 奉遗
1.赠送财物。
17 . 割爱见遗
割:割舍;爱:自己喜爱的;遗:赠送。将自己喜爱的东西送给别人。
18 . 赙遗
1.赠送财物助人治丧。亦指助人治丧而赠予的财物。
19 . 肥遗
1.鸟名。 2.蛇名。
20 . 敷遗
1.施予,留给。
21 . 贡遗
1.进贡﹑馈赠的礼物。
22 . 孤遗
1.指无父母的子女。
23 . 毫发无遗
毫发:细毛和头发,指极微小的数量;遗:疏漏。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
24 . 忽遗
1.遗忘。
25 . 贿遗
1.行贿的财物。
26 . 货遗
1.贿赂;馈赠。
27 . 贶遗
1.馈赠。
28 . 寄遗
1.谓致送礼品。
29 . 兼覆无遗
兼:同时;覆:盖;遗:遗漏。原指天穹覆盖万物。后用来比喻恩泽宏大,所施无一遗漏。
30 . 见遗
1.被遗弃。
31 . 孑遗
〈书〉遭受兵灾等大变故多数人死亡后遗留下的少数人。
32 . 噍类无遗
噍:嚼,吃东西;噍类:指活着的人。没有剩下活人。
33 . 赆遗
1.分别时赠送的财物。
34 .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35 . 涓滴不遗
涓:细流;滴:小水珠。一点一滴也不遗漏。比喻极小的或极少的东西也不遗漏。
36 . 巨细无遗
大小都没有遗漏。
37 . 旷遗
1.疏忽,失误。
38 . 馈遗
1.赠与。馈,通"馈"。
39 . 阑遗
1.遗失。 2.遗漏。
40 . 劳遗
1.犒劳,馈赠。
41 . 礼遗
1.指馈赠之物。
42 . 路无拾遗
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43 . 梦遗
1.在睡梦中遗精。
44 . 留遗
1.留给;留存。 2.留存下来的事物。
45 . 赂遗
1.以财物赠送或买通他人。 2.赠送或买通他人的财物。
46 . 路不拾遗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47 . 録遗
1.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凡生员参加科举﹑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试﹑录科者﹐在乡试前再行补考一次﹐名为"録遗"。经过录遗即可参加乡试。
48 . 靡遗
1."靡有孑遗"的略语。谓死亡殆尽。 2.没有遗漏﹔毫不遗漏。
49 . 靡有孑遗
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
50 . 囊括无遗
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指完全包罗在内,无所遗漏。
51 . 埤遗
1.犹厚加。
52 . 弃遗
1.遗弃,抛弃。
53 . 乞遗
1.赠送。
54 . 赡遗
1.周济,赠送。亦指周济赠送的财物。
55 . 施遗
1.施舍赠送。
56 . 拾掇无遗
拾取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遗留。拾掇:采检,拾取。
57 . 裘葛之遗
裘:皮衣;葛:夏衣;遗:赠与。比喻根据季节不同,赠送适时的衣服。
58 . 阙遗
1.缺失;疏忽。 2.缺少;遗漏。
59 . 冉遗
1.古代传说中的鱼名。
60 . 扫地无遗
指彻底干净,毫无存留。同“扫地无余”。
61 . 拾遗
①拾取他人的遗失物。也比喻轻而易举:道不拾遗|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 ②补录缺漏。也指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拾遗汉事|拾遗补缺|补过拾遗。 ③唐代谏官名。
62 . 剩遗
1.馀剩;遗留。
63 . 失遗
1.遗失。
64 . 史遗
1.史书中遗漏的事实。
65 . 受遗
1.古代谓大臣接受皇帝的遗命以辅政。
66 . 手泽之遗
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67 . 疏遗
1.疏忽遗漏。
68 . 输遗
1.运送。
69 . 天不慭遗
慭:愿;遗:留。天老爷不愿意留下这个老人。常用作对老人的哀悼之词。
70 . 脱遗
1.遗漏。 2.舍弃。亦谓超然物外。
71 . 送遗
1.赠送。
72 . 搜遗
1.科举时代,主考在发榜前复阅落选的考卷,发现优异者临时补取,称"搜遗"。
73 . 岁遗
1.每年进献的钱物。
74 . 所遗
1.遗漏。 2.遗弃。 3.遗失物。
75 . 涂不拾遗
1.犹道不拾遗。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
76 . 遐遗
1.疏远遗弃。
77 . 问遗
1.指贿赂。 2.慰劳馈赠。
78 . 无遗
1.没有脱漏或馀留。
79 . 纤介不遗
纤介: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80 . 纤悉无遗
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81 . 无复孑遗
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再留下什么。
82 . 下遗
1.谦下从人。
83 . 细大无遗
1.犹言细大不捐。
84 . 献遗
1.谓奉赠财物。 2.指馈赠品。
85 . 谢遗
1.报酬馈赠。
86 . 饷遗
1.亦作"餉遗"。 2.馈赠。
87 . 销遗
1.犹摒弃。
88 . 小学而大遗
小:指不知句读;大:指不解疑难问题;而:转折连词,可是;遗:弃。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
89 . 小遗
1.小便﹐撒尿。
90 . 斁遗
1.厌弃。
91 . 一览无遗
览:看;遗:遗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92 . 遗遗
1.犹逶迤。
93 . 逸遗
1.犹言隐居避世。
94 . 慭遗
1.亦作"慗遗"。 2.愿意留下。《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愸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愸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史记.孔子世家》作"愸遗"。后以"愸遗"或"天不愸遗"作为哀悼老臣之辞。 3.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 4.泛指遗弃;遗留。
95 . 易于拾遗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96 . 佚遗
1.遗失;遗漏。
97 . 赠遗
1.赠送,赠给。亦指赠送的财物。
98 . 育遗
1.传说中的山谷名。
99 . 周遗
1.周代的遗民。泛指中国人民。语出《诗.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100 . 贽遗
1.赠送的礼物。
101 . 坠遗
1.犹坠绪。
102 . 祖遗
1.祖先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