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服组词
  4. 【服】结尾能组哪些词

【服】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白龙微

    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 2 . 白龙鱼

    鱼服:穿起鱼的外衣。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3 . 白

    1.丧服。 2.古代的便装。

  • 4 . 败

    1.谓衣衫破旧。

  • 5 . 榜

    1.谓用刑拷打使之服罪。

  • 6 . 变

    1.改变服饰;化装。

  • 7 . 哀告宾

    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 8 . 禀

    1.犹敬服。

  • 9 . 卑

    1.使衣服粗劣,穿粗劣的衣服。《尚书.无逸》:"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孔传:"文王节俭,卑其衣服。"一说谓从事卑贱之事。参阅清弁庭《同文尚书.无逸之训》。 2.降服。 3.恭顺。 4.低微的职位。

  • 10 . 艾

    1.《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陈澔集说:"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后因称五十而作官从政,预闻邦国之大事为"艾服"。 2.指五十之年。 3.泛指从政。

  • 11 . 爱

    1.爱戴顺服;心悦诚服。

  • 12 . 安

    1.习惯而自然地实行。 2.安定顺服。

  • 13 . 被

    被褥、毯子和服装(多指军用的):~厂。

  • 14 . 拜

    1.佩服﹑钦佩之极。 2.跪拜俯伏。

  • 15 . 裁

    1.裁夺服用。

  • 16 . 本

    1.古代丧礼制度规定的本等丧服。

  • 17 . 鷩

    1.鷩衣。唐代二品官的礼服。因用为二品官的代称。

  • 18 . 持

    1.守孝,服丧。

  • 19 . 徧

    1.全部臣服。

  • 20 . 不

    1.不从事,不经营。 2.不佩带。 3.不臣服;不顺服。 4.不甘心;不承认。 5.不信服;不相信。 6.不习惯。

  • 21 . 晨

    1.谓清晨驾车。 2.清晨衣着。

  • 22 . 比

    1.指王畿周围方千里的地方。

  • 23 . 便

    ①日常穿的服装(区别于‘礼服 、制服’等)。 ②专指中式服装。

  • 24 . 补

    1.明清时的官服。因其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故称。通常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各品补子纹样,均有规定。如明洪武二十四年定,公﹑侯﹑驸马﹑伯用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其后补纹亦有所改易。清代规定,命妇受封,亦得用补服,补子各从其父之品以分等级。 2.明清时于品服之外,缀有随时依景而制的补子的衣服。

  • 25 . 弁

    1.古代贵族的帽子和衣服。随场合而异﹐有韦弁服﹑皮弁服﹑冠弁服﹑服弁服等。

  • 26 . 薜

    1.即薜荔衣。

  • 27 . 避朝变

    1.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罢朝贺,变服饰,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 28 . 避弹

    防止流弹或弹片对人体重要部位伤害的服装。当流弹或弹片等袭来时,犹如一张铁网,可将其牢牢抓住,并可迅速降低其飞行速度,或将其弹出,从而保护人体安全。多用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抗击性的材料制成。

  • 29 . 边

    1.边,边地;服,要服。指离开王畿极远的地方。

  • 30 . 宾

    归顺;顺服:四方宾服。

  • 31 . 惨

    1.丧服。指期功(一年﹑九月﹑五月)等的丧服。

  • 32 . 殡

    1.在殡殓时穿的丧服。

  • 33 . 常

    1.古指军服。 2.通常之服。

  • 34 . 彩

    1.犹彩衣。指孝养父母。

  • 35 . 采

    1.古代按等级区分的有彩色纹饰的衣服。 2.泛指色彩华美的衣服。

  • 36 . 车

    1.车舆礼服。

  • 37 . 布

    1.布制的衣服。 2.借指平民。

  • 38 . 骖

    1.指驾车之马。

  • 39 . 餐

    1.亦作"飱服"。 2.犹吃,服用。 3.犹言欣赏信服。

  • 40 . 惭

    1.亦作"惭伏"。亦作"惭服"。 2.惭愧而伏地。 3.羞愧而心服。

  • 41 . 大

    1.十分信服。 2.谓帝王﹑王后死后国人为之持服。

  • 42 . 草

    1.草编的衣服。 2.草黄色的冠服。 3.借指农夫。

  • 43 . 初

    1.谓开始或首先履行﹑从事某项事务。 2.未入仕时的服装,与"朝服"相对。 3.山嫁前穿的衣服。 4.佛教指俗装,与"僧衣"相对。

  • 44 . 称

    1.见"称伏"。

  • 45 . 笞

    1.拷打而使屈服。 2.指用鞭打来驾驭牲畜。

  • 46 . 冲

    1. 用开水混合后口服。

  • 47 . 传

    1.谓大孩子穿过的衣服再给小孩子穿。

  • 48 . 朝

    1.君臣朝会时穿的礼服。举行隆重典礼时亦穿着。

  • 49 . 臣

    ①以臣子的礼节服从君王的命令:臣服君上。 ②降服称臣:不肯臣服|臣服最先。

  • 50 . 楚

    1.楚国的服装。 2.美服。喻荷叶。 3.粗陋的服装。 4.指楚境。服,京畿以外之地。

  • 51 . 吃不

    1.不习惯于吃某种食物。

  • 52 . 春

    1.春日穿的衣服。

  • 53 . 成

    1.旧时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成服"。 2.盛服。 3.制成衣服。

  • 54 . 辞

    1.服罪﹔认罪屈服。

  • 55 . 麤

    1.粗恶衣服。服丧时穿着。

  • 56 . 诚

    1.真诚地服从。 2.真诚地佩服。

  • 57 . 宠

    1.谓表彰功德之服。 2.喻指晋升官职。

  • 58 . 冬

    1.冬季御寒的衣服。

  • 59 . 出

    1.谓居丧到期,除去丧服。 2.在五服之外。指血亲关系已出五代的。

  • 60 . 村

    1.粗陋的衣服。

  • 61 . 慈母

    1.古时为抚育己之庶母所服的丧服。

  • 62 . 东

    1.古代指王畿以东的地方。

  • 63 . 道

    1.佛教的事业。 2.僧道的服装。亦指家居穿的道袍。

  • 64 . 侈

    1.奢华的服饰。

  • 65 . 缞

    1.丧服。

  • 66 . 摧

    1.制服﹐屈服。

  • 67 . 除

    1.谓祥祭之服。古代丧祭﹐父母死后周年的祭礼﹐称小祥﹔两周年后的祭礼﹐称大祥。 2.脱去丧服。谓不再守孝。

  • 68 . 鹑

    1.犹鹑衣。

  • 69 . 登山

    冬季服装款式之一。袖口和腰束紧。衣内多衬有羽绒、泡沫塑料片或丝棉等既轻又保暖的材料。要求穿脱容易,使肩膀、手臂、膝盖不受任何压力;口袋要多而大,并需有袋盖、钮扣、拉链,使口袋内的东西不致掉落。选用表面光洁滑爽、可防风沙的面料。

  • 70 . 斗牛

    1.明代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

  • 71 . 挫

    1.折服。

  • 72 . 纯

    1.古代帝王用的黑色祭服。纯,通"缁"。

  • 73 . 从省

    1.公服。

  • 74 . 从风而

    从:顺从;服:服从。象顺风倒下一样就迅速服从了。

  • 75 . 从

    1.为姻亲或君上的亲属服丧。 2.归附;顺服。 3.遵从。

  • 76 . 毳

    1.毛皮制的衣服。 2.旧亦用以借称少数民族服装。

  • 77 . 底

    1.致使臣服。

  • 78 . 大衣

    1.古代会客时穿的长衣。

  • 79 . 瞪

    1. 用瞪眼睛或者似乎是瞪眼睛的方法使软下来或屈从。如:瞪服了调皮的小王。

  • 80 . 大礼

    1.大典礼时穿的服装。

  • 81 . 淡

    1.淡素的衣着。

  • 82 . 帝

    1.天帝或天子的服饰。

  • 83 . 惮

    1.畏服。

  • 84 . 梵

    1.指袈裟。

  • 85 . 调

    1.调制并服用。

  • 86 . 断

    1.制伏。

  • 87 . 夺

    1.谓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 88 . 扶

    1.亦作"扶伏"。亦作"扶匐"。同"匍匐"。 2.伏地爬行。形容急遽,竭力。 3.趴伏于地。

  • 89 . 低

    1.低头屈服。

  • 90 . 顿

    1.谓一次性服食。

  • 91 . 吊

    1.吊丧之服。

  • 92 . 甸

    1.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 2.为"九服"之一,指王畿外方五百里至千里之间的地区。 3.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 93 . 雕

    1.漆绘文采的盛箭器。

  • 94 . 返我初

    返:归还;初服:未做官时的衣服。比喻辞官归隐。

  • 95 . 騑

    1.騑马和服马。泛指驾车的马。

  • 96 . 蕃

    1.同"藩服"。

  • 97 . 宫

    1.后妃等所穿的礼服。用以表示不同品级。

  • 98 . 蛾

    1.见"蛾伏"。

  • 99 . 藩

    1.古九服之一。古代分王畿以外之地为九服。其封国区域离王畿最远的称"藩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镇服)外方五百里曰藩服。"贾公彦疏:"言藩者,以其最在外为藩篱,故以藩为称。"章炳麟《封建考》:"八纮者镇服,八极者藩服,服皆五百里,两面则为千里。"后用以指藩国或藩臣。

  • 100 . 功

    1.古代丧服名,大功,小功的统称。因斩衰﹑齐衰用粗麻布,功服用熟麻布,故名。

  • 101 . 感

    1.谓使人感动而悦服。 2.感动佩服。

  • 102 . 法

    1.古代根据礼法规定的不同等级的服饰。 2.僧﹑道所穿的法衣。

  • 103 . 俯

    1.俯首帖服。

  • 104 . 反

    1.旧指对已脱离隶属关系的臣下,为旧君服丧。 2.指尊长为卑幼亲属服丧。 3.脱戎装而穿常服。

  • 105 . 返初

    1.语本《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后以"返初服"谓辞官归田。 2.谓僧尼还俗。

  • 106 . 方巾阔

    方巾:古代秀才戴的方形软帽。方形帽子,宽松的衣服。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 107 . 父

    1.为父亲服丧。

  • 108 . 负固不

    依恃险阻而不臣服。

  • 109 . 公

    1.旧时官吏的制服。

  • 110 . 飞鱼

    1.绣有飞鱼花样的显贵官服。

  • 111 . 非

    1.谓非分取得的官爵﹑职位。 2.用为不称职的谦词。

  • 112 . 鬼

    1.指荒远的边区。

  • 113 . 匪

    1.不胜任,不称职。

  • 114 . 分

    1.顺服。

  • 115 . 复

    1.谓复职。

  • 116 . 副

    1.谓替换的衣服。

  • 117 . 附

    1.亲附。

  • 118 . 改

    1.更换衣服。

  • 119 . 诡

    1.谓心口不一﹐与心志相违。 2.谓假意服罪。

  • 120 . 甘

    1.甘食美服。亦用作动词。 2.甘心﹑服气。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