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孝组词
  4. 【孝】结尾能组哪些词

【孝】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被

    1.穿着守丧的服饰。

  • 2 . 不

    1.不孝敬父母。 2.父母死,子于丧中自称不肖子。清初士大夫改称不孝。亦用作往来书信中的自称。

  • 3 . 纯

    1.犹至孝。

  • 4 . 诚

    1.忠孝。 2.出自内心的孝敬。

  • 5 . 穿

    1.为悼念死者而穿着孝服。

  • 6 . 除

    1.指守孝期满后脱去丧服。

  • 7 . 慈

    1.孝敬。

  • 8 . 出

    1.既葬后除丧。孝,居丧之谓。

  • 9 . 淳

    1.犹言至孝。

  • 10 . 达

    1.最大的孝道。达,通"大"。

  • 11 . 戴

    1.带孝。指死者的亲属在一定时期内着孝服或缠黑纱﹑扎白带等表示哀悼。

  • 12 . 带

    1.死者家属和亲戚按照礼俗在一定时期内穿着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辫子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

  • 13 . 递

    1.指满族办丧事时,亲友送孝布﹑孝带之类的物品给丧家。

  • 14 . 笃

    1.十分孝顺。

  • 15 . 非

    1.诋毁﹑反对孝道。

  • 16 . 吊

    吊丧。

  • 17 . 发

    1.丧家分送白布条给吊客。

  • 18 . 父严子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 19 . 二十四

    1.指古代二十四名尽孝的典型人物。旧传元郭守敬弟守正辑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黄庭坚等二十四人孝行,成《二十四孝》一书。元张宪有《题王克孝二十四孝图》诗。

  • 20 . 父慈子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 21 . 国

    1.指国丧。

  • 22 . 服

    1.带孝。穿孝服﹑佩黑纱或戴白花等表示哀悼。

  • 23 . 恭

    1.恭敬孝顺。

  • 24 . 含

    1.所怀的孝心。

  • 25 . 广

    1.谓将孝亲之心推及他人。

  • 26 . 挂

    带孝。

  • 27 . 极

    1.至孝。

  • 28 . 旌

    1.表彰孝行。

  • 29 . 节

    1.贞节和孝顺。

  • 30 . 尽

    1.谓对父母尊长尽孝道。

  • 31 . 借

    1.旧指在服丧期间因故暂时穿着吉服。

  • 32 . 谨

    1.敬慎孝顺。

  • 33 . 廉

    1.即孝廉。汉时由郡国荐举孝廉,贡送朝廷。

  • 34 . 暖

    1.旧俗丧家于出殡前夕鼓乐宴客称"暖孝"。

  • 35 . 母慈子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 36 . 破

    1.开丧。丧家于大殓后成服并接受亲友的吊唁。

  • 37 . 披麻带

    指服重孝。

  • 38 . 披麻戴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 39 . 求忠出

    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40 . 生

    1.谓孝子丁忧哀不灭性。

  • 41 . 热

    1.俗谓亲人新丧孝服在身为"热孝"。

  • 42 . 仁

    1.仁爱孝顺。

  • 43 . 睿

    1.神圣的孝行。

  • 44 . 三不

    1.旧谓三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1)指陷亲不义,不求仕宦,无子绝祀。《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絶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2)指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元本高明《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他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这三不孝逆天大罪,空打醮枉修斋。"

  • 45 . 淑

    1.贤淑孝顺。

  • 46 . 死

    1.旧时谓居父母之丧,哀毁几至于死。

  • 47 . 守

    1.尊亲死后,服满以前,居住在家,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称"守孝"。

  • 48 . 顺

    1.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意志。

  • 49 . 送

    1.给吊丧的人送上孝服等,让吊丧的人带孝。

  • 50 . 脱

    1.指丧服满期﹐脱去孝衣。旧时常有一定的仪式。

  • 51 . 五

    1.古代五种等级的人所行的孝道。

  • 52 . 忤逆不

    忤逆:不顺从。不服从和孝敬父母。

  • 53 . 贤

    1.贤惠孝顺。

  • 54 . 谢

    1.旧俗指孝子家中人向吊唁者行礼。亦指丧服满后去拜谢曾来吊唁的亲友。

  • 55 . 行

    1.遵行孝道。

  • 56 . 修

    1.实行孝道。

  • 57 . 秀

    1.秀才与孝廉的并称。为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 58 . 义

    1.谓为非亲属的死者服孝。

  • 59 . 赠

    1.赠送财物以吊孝。

  • 60 . 忠

    1.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 61 . 昭

    1.宣扬孝道。

  • 62 . 贞

    1.志节坚贞,性行孝悌。

  • 63 . 至

    1.谓极尽孝道。

  • 64 . 作

    1.犹言带孝。

  • 65 . 重

    1.最重的丧服。

  • 66 . 追

    1.追行孝道于前人。指敬重宗庙﹑祭祀等,以尽孝道。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