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楚柚- 1.楚地产的柚。上古楚地即以产柚着称。 
- 2 . 楚雨- 1.楚地之雨。 2.犹苦雨。比喻相思之泪。 
- 3 . 楚梦云雨- 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 4 . 楚苗- 1.指楚地的苗山。 
- 5 . 楚庙- 1.指楚人奉祀祖宗和神明的庙舍。 
- 6 . 楚明光- 1.古琴曲名。 
- 7 . 楚木- 1.丛生之木。 
- 8 . 楚牧- 1.楚地的地方长官。 
- 9 . 楚幕- 1.西楚霸王项羽的军幕。借指项羽。 
- 10 . 楚南- 1.南楚。因楚在中原之南,故称。 
- 11 . 楚难- 1.《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元王每置酒,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后忘设。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遂谢病去。及景帝三年,楚王戊与吴通,谋反,失败,自杀。穆生免于难。后用"楚难"指此事。 
- 12 . 楚囊之情- 指爱国之情。 
- 13 . 楚腻- 1.楚人的荤食。 
- 14 . 楚娘- 1.楚地女子。 
- 15 . 楚酿- 1.指楚地所产之酒。 
- 16 . 楚弄- 1.即楚调。 
- 17 . 楚弄吴吹- 1.泛指江南一带的乐曲。 
- 18 . 楚女腰肢- 1.泛称女子的细腰。 
- 19 . 楚女真- 1.指巫山神女。 
- 20 . 楚虐- 1.拷打虐待。 
- 21 . 楚醅- 1.楚地所产的酒。醅,酒之未滤者。 
- 22 . 楚篇- 1.指《楚辞》。 
- 23 . 楚萍- 1.见"楚江萍"。 
- 24 . 楚魄- 1.指朝云暮雨的巫山神女。 
- 25 . 楚扑- 1.古时教刑所用的木杖。 2.以杖拷打。 
- 26 . 楚璞- 1.指楚人卞和献给楚王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 27 . 楚凄- 1.辛酸凄凉。 
- 28 . 楚蕲- 1.指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因其古属楚地,故称。 
- 29 . 楚钳- 1.见"楚人钳"。 
- 30 . 楚堑- 1.指楚国郢都的壕沟。 
- 31 . 楚切- 1.悲切。 
- 32 . 楚琴- 1.楚之琴声。 
- 33 . 楚情- 1.指楚屈原遭放逐的忧怨心情。 
- 34 . 楚丘- 1.古地名。春秋戎州己氏之邑。 2.古地名。春秋卫地。《左传.闵公二年》:"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封卫于楚丘。"杨伯峻注:"楚丘,卫地,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后用为迁移之典。 3.复姓。战国齐有楚丘先生。见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 35 . 楚邱- 1.楚地山丘。 
- 36 . 楚囚- 《左传·成公九年》载,楚人钟仪被晋俘虏,晋人称他为“楚囚”。后用以指被囚禁或处境窘迫的人: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 37 . 楚囚对泣- 楚囚:原指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后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 
- 38 . 楚囚相对- 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 39 . 楚屈- 1.指屈原。 
- 40 . 楚雀- 1.即黄鹂。 
- 41 . 楚壤- 1.楚地。 
- 42 . 楚人弓- 1.《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 
- 43 . 楚人钳- 1.据《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楚元王刘交敬重穆生,常设醴以待;及其子戊即位,忘记设醴。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后因以"楚人钳"比喻杀身之祸。 
- 44 . 楚人戎言- 戎:西南少数民族的总称,在此作地名用。楚人生长在戎,就要说西戎人的话。比喻客观环境的影响要胜过主观条件与与自然的本能。 
- 45 . 楚人骚- 1.指屈原《离骚》所表达的哀怨情境。屈原为战国楚人,故称。 
- 46 . 楚人咻- 1.《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赵岐注:"咻之者,嚾也。"楚人咻,谓周围楚音喧嚷。比喻所处环境不好,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 47 . 楚人一炬- 1.《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托火三月不灭。"后因以"楚人一炬"概指此事。 
- 48 . 楚辱- 1.苦痛与耻辱。 
- 49 . 楚润- 1.指唐名妓楚儿。因其字润娘,故称。后亦借指名妓。 
- 50 . 楚三户- 1.《史记.项羽本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因以"楚三户"指决心复仇报国者。 
- 51 . 楚三闾- 1.指屈原。因其曾任楚国三闾大夫,故称。 
- 52 . 楚骚- 1.指战国楚屈原所作的《离骚》。 2.泛指《楚辞》。 
- 53 . 楚色- 1.楚地的景色。 
- 54 . 楚瑟- 1.楚地的瑟。 2.指楚瑟之声。 
- 55 . 楚山- 1.山名。即荆山。在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有抱玉岩,相传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于此。 2.山名。即商山。在陕西省商县境。 3.泛指楚地之山。 
- 56 . 楚山巫水- 1.楚地之山,巫峡之水。 
- 57 . 楚社- 1.楚国社稷。借指故国。 
- 58 . 楚神- 1.指巫山神女。 2.指金陵锺山蒋帝。汉末蒋子文为秣陵尉,逐贼死于锺山,三国吴孙权封之为中都侯,立庙。南朝齐进号为蒋帝。 
- 59 . 楚臣讴- 1.指屈原的诗歌。 
- 60 . 楚城- 1.古楚国都城。 2.泛指楚地城邑。 
- 61 . 楚池- 1.《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后因以"楚池"为汉水的别称。泛指楚地的江河湖泽。 
- 62 . 楚楚- ①植物丛生的样子:楚楚者茨。 ②鲜亮整洁华美的样子:诸郎楚楚|衣冠楚楚。 ③纤细柔弱的样子:松树子楚楚可怜。后多形容女子娇柔妩媚,惹人爱怜:楚楚动人。 
- 63 . 楚楚不凡- 形容人才出众,不同寻常。 
- 64 . 楚楚动人-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 65 . 楚楚可爱- 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 66 . 楚楚可怜- 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 67 . 楚楚可人- 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 68 . 楚楚谡谡- 形容风度清雅高迈。 
- 69 . 楚楚有致- 形容陈列整齐,富有情趣。 
- 70 . 楚楚作态- 犹言矫揉造作。 
- 71 . 楚船- 1.指楚地江河里的船只。 
- 72 . 楚捶- 1.亦作"楚棰"。 2.杖笞,拷打。 
- 73 . 楚棰- 1.见"楚捶"。 
- 74 . 楚词- 1.见"楚辞"。 
- 75 . 楚祠- 1.指汉韩信的祠庙。信曾被封为楚王,故称其祠为楚祠。 2.指西楚霸王项羽的祠庙。 
- 76 . 楚辞- 总集名。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注。原收录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西汉淮南小山等人的辞赋十六卷,后王逸补入己作一卷,成十七卷。主要作者为屈原。作品具有浓郁的楚地地方色彩和语言特征,富于抒情性。后世将此种文体称为“楚辞体”,因其中以屈原《离骚》一篇最著名,故又称为“骚体”。是与《诗经》并列的中国古典诗歌两大源头之一。 
- 77 . 楚辞集注- 《楚辞》注本。南宋朱熹集注。《楚辞章句》原为十七卷,此书删去《七谏》等四篇,增入西汉贾谊作品二篇,编为八卷。其注释简明精当,多数观点为后世研究者所认同。另附有《辨证》二卷。 
- 78 . 楚辞体- 1.文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 
- 79 . 楚辞章句- 《楚辞》注本。东汉王逸注。《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原为十六卷,王逸增入己作《九思》一卷,改编为十七卷。书中对《楚辞》各篇作了文字注解,记述了各篇的创作由来和作者经历。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 
- 80 . 楚大夫- 1.指屈原。因其曾为楚国三闾大夫,故称。 
- 81 . 楚得楚弓-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 
- 82 . 楚堤- 1.指汉水堤岸。 
- 83 . 楚地- 1.指古楚国所辖之地。 
- 84 . 楚甸- 1.犹楚地。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 85 . 楚殿- 1.楚国宫殿。 
- 86 . 楚调- 1.楚地的曲调。常与吴弦﹑燕歌对举。后为乐府相和调之一。 
- 87 . 楚调曲- 1.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白头吟》﹑《泰山吟》﹑《梁甫吟》﹑《东武吟》﹑《怨诗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节﹑琴﹑筝﹑琵琶﹑瑟七种。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楚调曲序》。 
- 88 . 楚都- 1.古楚国的都城。多指郢。 
- 89 . 楚豆- 1.牡荆果实。一般供药用,亦可食用。 
- 90 . 楚毒- 1.指酷刑。 2.谓残酷。 3.痛苦。 
- 91 . 楚毒备至- 楚毒:古代炮硌之刑;备:尽,全。指使用各种刑罚。 
- 92 . 楚娥- 1.指巫山神女。 
- 93 . 楚贰- 1.指楚国的储君(太子)。 
- 94 . 楚帆- 1.楚地江水上的船帆。 
- 95 . 楚樊- 1.指楚庄王夫人樊姬。为古之贤妃。 
- 96 . 楚房- 1.指楚国宫室。 
- 97 . 楚妃- 1.楚国的王妃。所指因文而异。 2.《楚妃叹》的省称。 
- 98 . 楚妃叹- 1.乐府吟叹曲之一。晋石崇作辞。内容咏叹春秋时楚庄王贤妃樊姬谏庄王狩猎及进贤事。所咏之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庄樊姬》。参阅《初学记》卷十六引晋石崇《<楚妃叹>序》﹑《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吟叹曲》。 
- 99 . 楚妃吟- 1.乐府吟叹曲之一。南朝梁王筠作辞。内容咏闺情。 
- 100 . 楚氛- 1.《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晋楚各处其偏。伯夙谓赵孟曰:'楚氛甚恶,惧难。'"杜预注:"氛,气也。言楚有袭晋之气。"后用以指恶劣﹑鄙俗之气。 
- 101 . 楚氛甚恶- 恶:憎恨,讨厌。比喻俗恶之气令人可憎。 
- 102 . 楚风- 1.楚之风尚。 
- 103 . 楚凤- 1.《尹文子·大道上》载,楚国有人受骗,把山雉当凤凰,以重金购之,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国人传为真凤凰,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千倍。"后因以"楚凤"称赝品。 
- 104 . 楚凤称珍- 楚凤:楚国有人将山雉当作凤凰献给楚王,指赝品。比喻所赝品或伪物称为珍宝。 
- 105 . 楚服- 1.楚国的服装。 2.美服。喻荷叶。 3.粗陋的服装。 4.指楚境。服,京畿以外之地。 
- 106 . 楚赋- 1.指屈原﹑宋玉等所写的辞赋。 
- 107 . 楚冈- 1.指卞和得璞玉的荆山。 
- 108 . 楚歌- 1.楚人之歌。 2.引申指悲歌,表示陷入困境。 
- 109 . 楚歌四合-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 110 . 楚歌四面-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 111 . 楚歌四起-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 112 . 楚歌之计- 指攻心之术。 
- 113 . 楚雨巫云- 楚地巫峡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 114 . 楚语- 1.楚地的土语乡音。 
- 115 . 楚玉- 1.指楚国宝玉和氏璧。亦用以比喻才能﹑才华。 
- 116 . 楚狱- 1.《后汉书.楚王英传》:"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楚狱遂至累年,其辞语相连,自京师亲戚诸侯州郡豪桀及考案吏,阿附相陷,坐死徙者以千数。"又《袁安传》记袁安案其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后因称冤狱为"楚狱"。 
- 117 . 楚猿- 1.楚山之猿。因其啼声悲哀,常用以渲染悲情。 
- 118 . 楚媛- 1.楚地美女。 
- 119 . 楚越- 1.楚国和越国。喻相距遥远。 
- 120 . 楚越之急- 以之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