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安组词
  4. 【安】结尾能组哪些词

【安】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艾

    1.谓民生安定,宇内承平。艾,通"乂"。

  • 2 .

    1.温和貌。 2.徐缓貌。 3.谓安于环境或习惯。 4.平正;安稳。 5.平静,安宁。

  • 3 . 便

    1.便利安稳;便利安适。

  • 4 . 保

    ①保卫治安:加强~工作。 ②保护工人安全,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事故:~规程ㄧ~制度。

  • 5 . 保卫延

    长篇小说。杜鹏程作。1954年发表。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兵进攻延安。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在青化砭和蟠龙镇两场战斗中接连获胜。周大勇连与主力失去联系,孤军奋战,杀出重围。国民党军队欲与人民解放军决战,结果受到重创。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

  • 6 . 禀

    1.亦作"禀安"。 2.谓向尊长请安。

  • 7 . 徧

    1.谓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而苟安于一方。

  • 8 . 变危为

    变危急为平安。

  • 9 . 常

    1.长久安定;经常安宁。

  • 10 . 不

    1.不安定;不安宁。 2.不当,不稳妥。 3.不适,指有病。 4.客套话。表示歉意和感激。

  • 11 . 长

    1.古都城名。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于此定都。西汉末绿林﹑赤眉﹐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汉城筑于惠帝时﹐在今西安市西北。隋城筑于文帝时﹐号大兴城﹐故址包有今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唐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2.唐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 12 . 怖鸽获

    怖;惶惧。比喻走投无路的人又获得了安身之地。

  • 13 . 长治久

    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 14 . 晨

    1.早安。清晨的问候语。

  • 15 . 承

    1.犹承平。

  • 16 . 粗

    1.大致安定;大致安好。 2.谓疾病基本痊愈。

  • 17 . 怠

    1.懈怠;苟安。

  • 18 . 踧踖不

    恭敬而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 19 . 蹲

    1.旧时一种礼节。两腿并齐蹲下请安。

  • 20 . 大

    1.太平无事。 2.身体健康安好。多用作书信末尾的祝颂语。 3.唐代宫殿名。

  • 21 . 道

    1.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

  • 22 . 动荡不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23 . 奠

    1.安定。

  • 24 . 方圆难周,异道不

    周:调和,方和圆难于相互通融,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处。也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 25 . 反侧获

    反侧: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 26 . 反侧自

    反侧: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心神不安的样子。让那些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来。表示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 27 . 国泰民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28 . 福

    1.幸福安康。 2.书信中常以为对尊长请安之用语。

  • 29 . 阜

    1.富足安宁。

  • 30 . 伏

    1.书信用语。祝人暑天安康。 2.电的功率单位。其数值是电流中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 31 . 奉

    1.旧称安葬皇帝或父亲。 2.安置神像﹑神位等亦称奉安。

  • 32 . 干

    1.见"干安曲"。

  • 33 . 富

    1.富足安定;使富足安定。

  • 34 . 覆盂之

    象覆置的盂那样安稳。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 35 . 祔

    1.谓将死者合葬而使之安。

  • 36 . 高

    1.谓居于高位而安泰。 2.指汉哀帝时高安侯董贤。 3.宋乐章名。

  • 37 . 公

    社会整体(包括社会秩序、公共财产、公民权利等)的治安:~局ㄧ~人员。

  • 38 . 苟

    只顾眼前,暂且偷安:~一时。

  • 39 . 苟且偷

    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 40 . 官清民自

    各地的官吏如果清正廉洁,老百姓自然相安无事。

  • 41 . 归

    1.旧时谓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

  • 42 . 跪

    1.磕头请安。 2.皇帝叫人退下的一种婉转说法。

  • 43 . 国富民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 44 . 惠

    1.以仁德安抚。

  • 45 . 怀

    1.谓留恋妻室,贪图安逸。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唐欧阳詹《出门赋》:"惕怀安以败名,曾何可以少留!"亦以指留恋安逸。 2.归向德政而安居乐业。

  • 46 . 毫

    1. 电流强度单位,是一安培的千分之一。

  • 47 . 槐

    1.槐安国或槐安梦的省称。

  • 48 . 和

    1.温顺安分。

  • 49 . 回延

    诗歌。贺敬之作。1956年发表。抒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建国后的巨大变化。采用陕北信天游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热烈。

  • 50 . 积

    1.长久平安﹐积久平安。

  • 51 . 还

    1.回答别人的请安。

  • 52 . 惶惶不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 53 . 惶恐不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 54 . 黄吉

    川剧作家。名云瑞,安徽寿春(今寿县)人。在四川作幕僚。作有川剧剧本《江油关》、《柴市节》、《闹齐宫》等八十多种和四川扬琴唱本二十多种。有《黄吉安剧本选》。

  • 55 . 遑

    1.安闲;安逸。

  • 56 . 辑

    1.安抚。

  • 57 . 鸡犬不

    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同“鸡犬不宁”。

  • 58 . 即

    1.犹就枕。指休息。

  • 59 . 集

    1.和睦安定。

  • 60 . 居常之

    指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 61 . 建

    汉献帝(刘协)年号(公元196-220)。

  • 62 . 寖

    1.日渐安宁。

  • 63 . 焦躁不

    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 64 . 静

    1.静谧安全。 2.安居﹐安处。 3.安静﹐安宁。 4.为使安静﹐使安宁。

  • 65 . 金

    1.旧时的祝福语。多用于对长辈和尊敬的人。

  • 66 . 惊惶不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 67 . 惊悸不

    悸:心跳。惊慌心跳,不能安宁。

  • 68 . 局促不

    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 69 . 居无求

    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 70 . 近

    1.犹近好。常用于书信。

  • 71 . 叩

    1.叩头请安。

  • 72 . 居

    1.处于安宁的环境。

  • 73 . 宽

    1.宽裕安定。

  • 74 . 钧

    与尊长或上级通信时问安的敬语:父母大人钧安。

  • 75 . 凯

    1.唐舞名。

  • 76 . 康

    1.太平。

  • 77 . 可同患,难处

    患:患难;处:相处;安:安乐。在危险时可以同忧患,在安乐时却无法同享受。形容忘恩负义,刻薄寡情。

  • 78 . 理

    1.谓政治修明安定。

  • 79 . 六畜不

    六畜:牛、马、羊、猪、鸡、狗。牲畜也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很厉害。

  • 80 . 乐

    1.犹安乐。

  • 81 . 六神不

    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 82 . 柳

    1.英语lauan的译音,源于他加禄语lauaan。常绿大乔木,叶子卵形,花乳白色。果实卵形有翅状物。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柳安木是制家具﹑门窗﹑车辆等的良材。

  • 83 . 买静求

    指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 84 . 飂叔

    1.飂,古国名。叔安,其君名。

  • 85 . 马

    1.汉司马安的简称。

  • 86 . 谧

    1.平静安定。

  • 87 . 明

    1.女真族部落组织和金代军事编制名。

  • 88 . 偏

    谓王朝不能统一全国而苟安于一方:偏安一隅|偏安小朝廷|汉贼不两立,王也不偏安。

  • 89 . 磐石之

    磐石:巨石。象巨石那样的稳固。形容极其稳固。

  • 90 . 宁

    1.安定;安宁。

  • 91 . 能忍自

    能够忍耐,心情自然平静。

  • 92 . 潘

    1.晋潘岳。岳字安仁,故省称"潘安"。潘安貌美,故诗文中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

  • 93 . 忸怩不

    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 94 . 盘石之

    形容极其安定稳固。

  • 95 . 平平

    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 96 . 寝不遑

    睡觉不能安眠。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 97 . 僻

    1.偏安。

  • 98 . 岂

    1.犹安乐。

  • 99 . 平

    ①心境平静安宁:人无智愚,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 ②没有危险或不幸;平稳安全:平安无事|祝君一路平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100 . 轻

    1.轻健安康,健康。 2.谓流畅而平和。

  • 101 . 迁

    1.迁移安置。

  • 102 . 寝馈不

    馈:吃饭。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形容心事重重。

  • 103 . 寝馈难

    寝:睡觉;馈:吃饭;安:安闲。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 104 . 欠

    1.称人生病的婉辞。

  • 105 . 寝食不

    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 106 . 全

    1.完满安乐。 2.保全而使之平安。

  • 107 . 去危就

    离开危险,趋于安全。

  • 108 . 请

    1.请客人安坐。 2.自请安息。 3.清代的问安礼节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 4.问安。

  • 109 . 清

    1.清平安宁。

  • 110 . 柔

    1.安定。

  • 111 . 痊

    1.痊愈平安。

  • 112 . 上下相

    地位高的和地位低的相安无事。

  • 113 . 日

    1. 在白天遇见人或与人分别时的用语。亦称“你好”。

  • 114 . 人不自

    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 115 . 人马平

    人和马都安全。比喻旅途顺利。

  • 116 . 入土为

    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 117 . 食无求饱,居无求

    饮食不要求饱,居住不要求安逸舒适。指对生活要求不高。

  • 118 . 泰山之

    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 119 . 食甘寝

    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同“食甘寝宁”。

  • 120 . 舒

    1.安详。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