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阿监
1.太监。
2 . 北监
1.指明代北京国子监。以与称南监的南京国子监相对。
3 . 碧虚上监
1.传说中仙人董奉的尊号。
4 . 秉笔太监
1.明代皇帝谕旨或批发奏章﹐常授命内监先写事目﹐称之为"秉笔太监"。
5 . 成均监
1.唐代曾改国子监为成均监。
6 . 查监
1.巡查牢房。
7 . 出监
1.犹出狱。
8 . 吃监
1.坐牢。
9 . 厨监
1.古代宫廷的厨官。
10 . 祠监
1.管理祠堂的人。
11 . 斗围监
1.戏封帐子的官。
12 . 洞监
1.见"洞鉴"。
13 . 都监
1.官名。三国时称内侍官。 2.官名。唐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 3.官名。宋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 4.宋代道教职称名。
14 . 反监
1.反视;反照。引申为自我省察。
15 . 风监
1.风鉴。
16 . 狗监
1.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
17 . 宫监
1.即太监。 2.犹宫禁。 3.官名。隋唐时离宫设有宫监﹑副监。
18 . 贡监
1.明清时生员入国子监读书者叫贡生,又称"贡监"。
19 . 国子监
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20 . 后监
1.后世鉴戒。监,通"鉴"。
21 . 官监
1.指负责监督的官吏。
22 . 贺监
1.唐贺知章尝官秘书监,晩年自号秘书外监,故称。
23 . 寄监
1.关押在监狱中。
24 . 家监
1.犹家臣。
25 . 降监
1.下视。
26 . 监监
1.监,通"鉴"。明察。 2.监,通"鉴"。卓立不倚貌。
27 . 将作监
1.官署名。秦置将作,至北齐为将作寺。隋开皇二十年改将作寺为监。唐宋因之。亦为官名。
28 . 酒监
1.语本《诗.小雅.宾之初筵》:"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毛传:"立酒之监。"郑玄笺:"有醉者,有不醉者,则立使视之。"孔颖达疏:"立监是众所推举。"后以"酒监"指酒筵间众所推举监督饮酒的人。
29 . 镜监
1.犹镜鉴。鉴察﹐警戒。
30 . 军监
1.军中司监督之职者。
31 . 橘监
1.即橘官。
32 . 捐监
1.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
33 . 临监
1.犹监察。
34 . 狂吟老监
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曾担任秘书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所以有“狂吟老监”之称。
35 . 两监
1.长安国子监和洛阳国子监的合称。
36 . 牢监
1.方言。监狱。
37 . 利国监
1.官署名。宋置,掌管冶铁。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本是徐州的秋邱冶铁处,宋代升为利国监。见《太平寰宇记.徐州》。
38 . 里监
1.清代监狱中囚禁重犯的牢房。因多设于牢狱深处,故称。
39 . 麟台监
1.唐代官职名。
40 . 六监
1.王莽时之司中﹑太御﹑太卫﹑奋武﹑军正﹑大赘﹐位皆上卿﹐号称"六监"。
41 . 例监
1.监生名目之一。明清时,由援例捐纳取得监生资格的称为例监,亦称捐监。
42 . 廉监
1.即磏礛。磨玉的粗石。廉,通"磏"。
43 . 明监
1.见"明鉴"。
44 . 灵监
1.谓神灵看得一清二楚。
45 . 马监
1.官名,亦为官署名。掌马政。
46 . 纳监
1.明清科举时代富家子弟纳资为监生。
47 . 摩监
1.犹磨炼。
48 . 南监
1.明代南京国子监。 2.南监本的省称。
49 . 民监
1.谓以民情为鉴戒。
50 . 牧监
1.州牧。 2.隋唐掌牧地的官署。
51 . 梅根监
1.见"梅根冶"。
52 . 秘监
1.官名。即秘书监。
53 . 秘书监
1.官名。东汉桓帝时设置,南北朝末期以后为秘书省之长官,掌邦国经籍图书著作等事,明废。参阅《初学记》卷十二。
54 . 秘书外监
1.唐诗人贺知章的自称。
55 . 内监
1.太监。
56 . 女监
1.女牢。
57 . 铺监
1.旧时监狱勒索犯人钱财的名目。
58 . 曲监
1.旧指酒官。负责监收酒税。
59 . 钱监
1.官署名。监督钱币的铸造和流通。
60 . 睿监
1.见"睿鉴"。
61 . 清监
1.见"清鉴"。
62 . 钦天监
官署名。掌观测天象、推算节气历数。秦汉以来就设专人负责天象历数,后又置官署。明代于1370年定名为钦天监,清代沿置。
63 . 三保太监
1.明成祖时大航海家太监郑和,小字三保,故称"三保太监"。
64 . 商监
1.商鉴。
65 . 软监
1.犹软禁。
66 . 入监
1.旧时称进国子监读书为入监。
67 . 三监
1.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墉,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见汉郑玄《诗.邶墉卫谱》。一说指武庚﹑管叔﹑蔡叔。见《汉书.地理志下》﹑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三监》。汉代儒家依托周初三监的事,把三监作为周朝的通制。 2.唐代官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的合称。
68 . 赏监
1.赏识鉴别。监,通"鉴"。
69 . 舍监
1.旧时学校里指导学生生活﹑行为的人叫舍监。
70 . 设监
1.安放盛水的大盆。监﹐通"鉴"。
71 . 十二监
1.明代所设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各有掌印太监一员。
72 . 神监
1.犹明察。 2.神明鉴察。
73 . 生监
1.生员与监生。
74 . 俗监
1.世俗的鉴赏。谓浅陋的见识。
75 . 收监
1.关进监狱。
76 . 食监
1.监督膳食制作的官员。 2.汉代陵园所设官名。掌晦望时节祭祀。
77 . 水监
1.水鉴。谓以水为镜。监,通"鉴"。 2.古代掌管水利的官。亦指掌管水利的官署。
78 . 太监
唐代设专门的宦官机构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明代宦官组织庞大,领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等。清代沿置。太监成为对宦官的通称。
79 . 司天监
1.职官名。司天台的主管官员。唐时始置。见《新唐书.百官志二》。 2.官署名。
80 . 四监
1.古代掌管山﹑泽﹑林﹑川的官员。 2.指周代县属四郡所设的郡大夫。
81 . 寺监
1.古时太常寺﹑光禄寺﹑将作监﹑都水监等寺﹑监两级官署的并称。
82 . 四明狂监
1.指唐贺知章。
83 . 探监
1.看望被囚禁的人。
84 . 逃监
1.越狱。
85 . 天监
1.上天的监视。 2.指皇帝的鉴察。
86 . 土木监
1.掌营建宫室临时设立的官员。
87 . 脱监
1.囚犯自狱门脱逃﹐谓之"脱监"。
88 . 外监
1.唐代奉皇帝命在外监军的宦官。 2.宋代都水监的别称。掌管河流堤堰疏凿浚治事务。
89 . 锡监
1.青铜镜。
90 . 武监
1.武学。
91 . 仙井监
1.监名。其地有盐井,相传为汉张道陵所开,因名仙井。北宋熙宁五年置陵井监,宣和四年改名仙井监。治所在仁寿,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仁寿﹑井研两县地。
92 . 盐监
1.指产盐的行政地区。宋代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等地设特别行政区划,称为"监"。
93 . 谢监
1.指南朝宋谢灵运。灵运曾征为秘书监﹐故称。
94 . 虚监
1.目神名。
95 . 永监
1.见"永鉴"。
96 . 荫监
1.即荫生。
97 . 学监
1.旧时学校里监督﹑管理学生的人员。主管教育的部门中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督察的人员亦称学监。
98 . 艺文监
1.官署名。元文宗时置,掌校刊图书﹑翻译典籍及鉴审文物之职。所属有监书博士及艺林库﹑广成局各官。后改称崇文监。
99 . 音监
1.古时监督乐人的官员。
100 . 因监
1.继承借鉴。
101 . 冶监
1.掌管冶铸的官吏。
102 . 殷监
1.见"殷鉴"。
103 . 优监
1.清代科举制度中监生名目之一。由附生选入国子监肄业者称为优监生。
104 . 栘中监
1.汉初官名。掌管鞍马鹰犬射猎等物。因马厩在栘园中,故称栘中。
105 . 栘中厩监
1. 管理栘中厩的官。汉宫有栘园,园中马厩叫栘中厩。如:稍迁至栘中厩监。——《汉书·李广苏建传》。
106 . 玉监
1.见"玉鉴"。
107 . 止监
1.亦作"止鉴"。 2.以止水为鉴。谓使心境平静纯洁。
108 . 镇监
1.镇守监察。 2.指专司镇守监察之人。
109 . 重监
1.关押死囚的牢房。
110 . 坐监
1.在国子监读书。
111 . 制局监
1.官名。南朝齐梁间设置,职掌内府器杖兵役。
112 . 主监
1.明鉴,判断。
113 . 胄监
1.即国子监。亦指国子监的生员。
114 . 总监
1.管理监督。 2.官名。隋唐有宫苑总监﹑九成宫总监﹑盐池总监等,民国有首都警察总监﹑军械总监﹑军需总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