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阿阿
1.垂长柔美貌。阿﹐通"婀"。
2 . 媕阿
1.见"媕娿"。
3 . 保阿
1.古代抚养教育贵族子女的妇女。
4 . 倍阿
1.神鬼名。
5 . 持正不阿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6 . 不阿
1.不曲从,不逢迎。
7 . 层阿
1.重叠的或高耸的山冈。
8 . 柴立不阿
犹言刚直不阿。
9 . 城阿
1.城角。
10 . 垂阿
1.向下四垂的曲檐。
11 . 崇阿
1.高丘,高山。
12 . 打悲阿
1.诉说悲惨的话。
13 . 党阿
1.结党阿比。
14 . 奉公不阿
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15 . 倒持太阿
太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16 . 倒持泰阿
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17 . 大阿
1.太阿。
18 . 东阿
1.指三国魏曹植。植曾封为东阿王,故称。 2.东隅。 3.指阿胶。中药阿胶以产于东阿县(今属山东省)者为贵,因以代称。
19 . 方正不阿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20 . 公正不阿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21 . 刚正不阿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22 . 刚直不阿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23 . 椒阿
1.即椒丘。
24 . 涧阿
1.山涧弯曲处。
25 . 开阿
1.见"开呵"。
26 . 雷诺阿
①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1841-1919)。法国画家。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创作上将传统画法与印象主义色彩杂糅一体,以绚丽透明的色彩表现阳光与空气的颤动和明朗的气氛,别具风格。作品有《包厢》、《舞会》、《浴女》等。 ②让·雷诺阿(jeanrenoir,1894-1979)。法国电影导演。1924年从影。一生执导影片五十余部,其中《幻灭》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影片还有《马赛曲》、《游戏的规则》、《吾土吾民》等。是法国30年代“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
27 . 骊阿
1.指骊山和阿房宫。
28 . 林阿
1.长有林木的山丘。
29 . 灵阿
1.仙山。
30 . 陵阿
1.丘陵﹐山陵。 2.登山﹐进山。
31 . 龙泉太阿
指古代的两件宝剑。
32 . 笼阿
1.鸟笼中的一角。
33 . 门阿
1.门屋。
34 . 偏阿
1.偏护一方。
35 . 穆彰阿
清末官员。满洲镶蓝旗人。受道光帝宠信,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门生故吏甚多,时称“穆党”。鸦片战争时,阻挠禁烟,媚外求降,为投降派首领。道光帝死后被革职。
36 . 侬阿
1.我。
37 . 曲阿
1.屋的曲角。 2.曲意阿附。
38 . 盘阿
1.《诗.卫风.考盘》:"考盘在涧,硕人之宽……考盘在阿,硕人之薖。"朱熹集传:"考,成也;盘,盘桓之意。言成其隐处之室也。"后因以"盘阿"称避世隐居之处。
39 . 邱阿
1.犹山丘。
40 . 青阿
1.青色的丘陵。
41 . 荣阿
1.飞檐的曲隅。
42 . 山阿
1. 山岳;小陵。如: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晋·淘潜《挽歌》。
43 . 泰阿
1.古宝剑名。 2.泛指宝剑。参见"倒持泰阿"。
44 . 守正不阿
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45 . 太阿
1.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 2.指商伊尹。因其辅太甲为阿衡﹐故称。 3.喻权柄。
46 . 四阿
1.指屋宇或棺椁四边的檐溜,可使水从四面流下。
47 . 私阿
1.偏爱;曲意庇护。
48 . 唯阿
1.《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阿皆应诺声。后因以"唯阿"喻差别极小。 2.形容卑恭顺从。
49 . 纤阿
1.古神话中御月运行之女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阳子骖乘,纤阿为御。"司马贞索隐:"服虔云:'纤阿为月御。或曰美女姣好貌。'又乐产曰:'纤阿,山名,有女子处其岩,月历岩度,跃入月中,因名月御也。'"《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作孅阿"。《文选.束晳<补亡>诗之四》:"纤阿案晷,星变其躔。"李善注:"《淮南子》曰:'纤阿,月御也。'"南朝宋谢惠连《前缓声歌》:"羲和﹑纤阿去嵯峨,睹物知命,使余转欲悲歌。"一说古之善御者。
50 . 孅阿
1.古神话中御月运行的女神。
51 . 岩阿
1.山的曲折处。
52 . 阳阿
1.乐曲名。 2.古之名倡阳阿善舞﹐后因以称舞名。 3.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朝阳初升时所经之处。
53 . 扬阿
1.演奏乐曲。一说为歌曲名。
54 . 依阿
1.曲从附顺。
55 . 迎阿
1.逢迎阿谀。
56 . 阴阿
1.山之北边。
57 . 云阿
1.云深处。指高山之上﹐深山之中。
58 . 隐阿
1.高大。
59 . 隅阿
1.弯曲。
60 . 曾阿
1.重叠的山陵。
61 . 治阿
1.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晏子春秋.杂上四》:"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后因以"治阿"指吏治有方﹐政绩显着。
62 . 执法不阿
阿:迎合。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63 . 周阿
1.谓殿庭之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