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百像图- 1.专供画像者临摹的各种人物头像图册。 
- 2 . 不像话- 1.指言语行动不合情理。如:同志们这样关心你,你还闹情绪,真不像话!。2.形容坏得没法说。如:这种行为真不像话。 
- 3 . 不像意- 1.不满意,不称心。 
- 4 . 趁心像意- 犹言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满足,遂。趁,通“称”。 
- 5 . 放像机- 只能用来放录像带而不能录像的机器。 
- 6 . 录像机- 记录和重放图像和音响的装置。分磁性录像机和激光录像机两类。通常指磁性录像机。通过多个磁头将声音和图像对应的电信号录制在磁带上,重放时将磁带上信息恢复为图像和音响。家用录像机常用来对录磁带信息,或直录电视节目。 
- 7 . 録像机- 1.供记录电视图像及伴音信号的机器。通常是指磁带录像机。 
- 8 . 人像摄影- 主要以人物为表现对象的摄影。包括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可在自然光线或人工光线下进行,也可在两种光线混合条件下进行。 
- 9 .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 10 .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 11 . 摄像管- 电视摄像机中将景物的光影像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束管。由光电转换系统、靶和电子束扫描系统构成。以光电阴极作为转换元件的为“光发射型摄像管”;以光电导体作为转换元件的为“光电导体摄像管”。所摄景物光影像通过转换元件在靶上变成相应的电位分布图。扫描系统使电子束在靶上扫描,逐行逐点地将分布图变成电信号。 
- 12 . 摄像机- 1. 电视技术中用来摄取景物的装置。它可将图像分解并变成电信号,用来拍摄文体节目、集会等实况,可分为黑白、彩色和立体摄像机几种。 
- 13 . 射像止啼- 比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 
- 14 . 图像处理- 改善图像质量或改变图像表现形式的过程。如采取增强、复原和勾边来提高质量,利用特征分析、描述和分割来理解图像,为压缩数据而进行编码等。 
- 15 . 肖像画- 描绘人物具体形象的绘画。分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中国传统绘画称之为“写照”、“写真”或“传神”。要求形神兼备,除容貌的逼肖外,亦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 16 . 析像管- 1. 一种电视摄像管。在这种管中,由光电发射表面产生的电子图像被聚焦在定义孔径的平面内,并且通过该孔径进行扫描。 
- 17 . 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台和《电影》双周刊联合创办。首届颁奖典礼于1982年3月9日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设有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外语片、华语片等二十五个奖项。每年举行一次。 
- 18 . 显像管- 电视接收机中用来显示影像的电子束管。在相互垂直的两偏转线圈中通以线性锯齿电流,使荧光屏光点从左至右和从上至下进行扫描,构成光栅。在电子枪上加以视频调制信号,屏上即出现画面。彩色显像管的荧光屏需按行按列地排上红、绿、蓝三基色的荧光粉条,配上选色机构和色纯调整机构。电子束经基色信号调制、轰击相应的彩色荧光点,混色而呈现彩色。 
- 19 . 想像力- 1. [心]∶为了艺术的或知识的创造的目的而形成有意识的观念或心理意象的能力。 
- 20 . 学像生- 1.宋元时期杂艺的一种,以模仿各种声音与动作娱悦观众。 
- 21 . 音像读物- 也称“视听读物”。以音响图像等方式记录知识的一种出版物,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 
- 22 . 依心像意- 犹言称心如意。 
- 23 . 沂南画像石墓- 1.东汉末或魏晋时代的巨型多室石墓。1954年发现于山东省沂南县的北寨村。墓分前﹑中﹑后三主室,附东西侧室,计八室。用石料二百八十块砌成,其中画像石四十二块。内容为宴饮﹑百戏﹑出行﹑讲学﹑战争以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宅院建筑等。是两汉雕塑﹑绘画艺术中的珍品,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