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捉组词
  4. 【捉】开头能组哪些词

【捉】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风捕月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 2 . 鬼传

    话剧剧本。吴祖光作于1946年。秀才钟馗考中状元,皇帝嫌他相貌丑陋不予录用。钟馗气愤异常,大闹金殿,触柱而亡,化为驱妖逐邪之神。在捉了牛魔王等鬼怪后,以为大功告成,痛饮醉倒化为一石。千年后钟馗被鬼闹醒,发现遍地是鬼,捉不胜捉,只好败退。

  • 3 . 鬼放鬼

    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

  • 4 . 鬼卖钱

    将鬼捉住卖钱。指不怕鬼。

  • 5 . 虎擒蛟

    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 6 .

    1.提婚。

  • 7 .

    1.抓住。

  • 8 .

    1.方言。谓俟人饮食。

  • 9 . 鸡骂狗

    犹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 10 .

    1.见"捉奸"。

  • 11 .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

  • 12 . 将挟人

    挟:制服。在战斗中能制服、活捉敌将。

  • 13 .

    1.见"捉衿见肘"。

  • 14 . 衿见肘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 15 . 衿露肘

    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 16 . 衿肘见

    衿,同“襟”。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 17 . 襟见肘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 18 . 襟露肘

    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亦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同“捉衿见肘”。

  • 19 . 襟肘见

    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 20 .

    1.犹牵衣。三国魏许允妻为阮共女,有才德而貌丑。成婚交礼毕,桓范劝允入内,允一见即欲出,妇"捉裾停之",以理服允,遂相敬重。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2.提起袍子。谓动身,启行。

  • 21 .

    1.趁空。

  • 22 .

    1.中国画术语。专指花鸟画中以猛禽猎食为题材。如南唐郭干晖的《苍鹰捕狸图》,北宋崔白的《俊禽逐兔图》。南宋李安忠﹑李猷﹑赵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时。

  • 23 .

    1.犹捉脉。

  • 24 .

    1.指堪舆家据地势寻找所谓龙脉。

  • 25 . 盲盲

    1.方言。捉迷藏。

  • 26 . 迷藏

    1.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 2.比喻言行故意使人难以捉摸。

  • 27 .

    揣测;预料:不可捉摸|难以捉摸|捉摸不透。

  • 28 . 摸不定

    捉摸:猜测。形容变化无常,无法猜测预料。

  • 29 .

    1.亦作"捉挐"。 2.擒捉;缉捕。

  • 30 .

    1.见"捉拿"。

  • 31 .

    戏耍;戏弄:有意捉弄人|他被人捉弄过几次,再也不敢去了。

  • 32 .

    1.捉拿,捕捉。 2.握持;捉摸。 3.捉弄;戏弄。

  • 33 . 搦歌

    1.南朝梁横吹曲名之一。

  • 34 .

    1.抓出破绽。 2.捉住。 3.查清。

  • 35 .

    1.亦作"捉狭"。 2.刁钻;捉弄。

  • 36 .

    1.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谓之"捉钱"。即公廨本钱。也称月料钱。

  • 37 .

    1.擒拿;捕捉。

  • 38 .

    1.把握身体。

  • 39 .

    1.捉俘虏。

  • 40 . 生替死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41 . 事人

    1.旧指捕役或缉访的人。

  • 42 .

    1.握手。 2.犹买主。

  • 43 . 鼠拿猫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 44 .

    1.抽头。设赌的头家抽取头钱。

  • 45 .

    1.见"捉掐"。

  • 46 . 驿

    1.唐时受命主管邮递的人。

  • 47 .

    1.见"捉影捕风"。

  • 48 . 影捕风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 49 .

    1.传说唐李白酒醉泛舟当涂采石,俯捉江中月影而溺死。

  • 50 . 贼见赃

    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 51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52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53 .

    1.发抖。

  • 54 .

    1.撑船,划船。 2.扣押船只。

  • 55 .

    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匈奴来使,曹操将接见,以为自己的相貌不行,叫崔琰代替他,自己却捉刀站立在旁。接见完毕,派人问匈奴使者:“魏王如何?”匈奴使臣回答说:“魏王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后称代人写文章或顶替别人做事为“捉刀”。

  • 56 . 刀代笔

    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

  • 57 . 刀人

    1.指曹操。引申指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2.指侍从卫士。

  • 58 .

    1.守护店铺。

  • 59 .

    1.成对。

  • 60 . 鹅头

    1.故意寻人过失,乘机敲诈勒索。

  • 61 .

    1.以手执发。谓急迫中无暇整治。 2.喻为国求贤。

  • 62 .

    1.绊倒抓住。

  • 63 . 风捕影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 64 .

    1.谓被捉拿而败露行藏。

  • 65 . 班做势

    摆架子,装腔作势。

  • 66 .

    1.掩鼻。不屑貌。 2.掩鼻。同"拥鼻"。

  • 67 .

    1.执笔。

  • 68 .

    1.提调军队。

  • 69 .

    1.擒拿;捕捉。

  • 70 . 不良

    1.唐代缉捕盗贼的吏卒,犹后世的捕快。

  • 71 . 藏猫

    1.同"捉迷藏"。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