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温组词
  4. 【温】结尾能组哪些词

【温】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保

    保持温度,通常指使热不散出去:~杯ㄧ积雪可以~保墒。

  • 2 . 补

    1.真腊国对弟或妹的称呼。可能来源于柬埔寨语phaon。

  • 3 . 常

    1.一般指15°C到25°C的温度。2.恒温的状态。

  • 4 . 超低

    1. 温度大大低于低温时的状态,物理上将—263°C液态空气的温度定为上限值。

  • 5 . 冬日之

    冬天城太阳的温暖。封建时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 6 . 粹

    1.纯真温良。

  • 7 . 慈

    1.仁慈温和。

  • 8 . 醇

    1.淳厚温和。

  • 9 . 春

    1.春天的温暖。 2.指春暖之时。 3.中医病名。伏气温病的一种。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发的急性热病。 4.中医病名。新感温病的一种。指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

  • 10 . 低

    1.较低的温度。物理学上则指-192℃到-263℃的液态空气的温度。

  • 11 . 地

    地面及其以下的土壤温度。地面温度直接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白天高,夜间低;夏季高,冬季低。土壤温度的变化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减小,约在1米深处,温度的日变化已消失。土壤深达20米以下时,地温的年变化也消失了。井水冬暖夏凉就是地温终年少变所致。

  • 12 . 冬

    1.谓冬天温暖。

  • 13 . 调

    1.调节温度。

  • 14 . 定省凊

    1.谓子女朝夕。四时侍奉父母起居,问其安好。

  • 15 . 高

    较高的温度,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指的具体数值不同,例如在某些技术上指几千摄氏度以上,在工作场所指32摄氏度以上。

  • 16 . 寒

    1.冷暖。 2.指问候冷暖起居。 3.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 17 . 恒

    相对稳定的温度。

  • 18 . 积

    在一定时期内,每日的平均温度和某给定温度的差的总和。

  • 19 . 降

    ①降低温度。特指用喷水或喷冷空气等方法使高温厂房和车间等温度降低:防暑~。 ②气温下降。 ③比喻热情下降或事物发展的势头减弱 :抢购热已~。

  • 20 . 加

    1. 增加温度。又比喻加强某种行动的强度。同“降温”相对。如:“四人帮”一伙则把这些先进单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横加指责……胡说这些单位是“一潭死水”,要“加温”,要“搞乱”。

  • 21 . 静

    1.平静温和。

  • 22 . 谨

    1.谨慎温厚。

  • 23 . 绝对最低气

    又称“极端最低气温”。指给定时段(如某日、月、年)内出现的最低气温中的最低值。如月极端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是从全月及全年各日最低气温值中挑出的最低值。

  • 24 . 绝对最高气

    又称“极端最高气温”。指给定时段(如某日、月、年)内出现的最高气温中的最高值。如月极端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高气温,是从全月及全年各日最高气温值中挑出的最高值。

  • 25 . 流

    1.谓流水温和。

  • 26 . 栗

    1.谓质地密致而润泽。

  • 27 . 凉

    1.冷暖;寒暑。 2.喻贵贱。

  • 28 . 炉

    1.炉火燃烧的温度。多指冶炼炉中的温度。

  • 29 . 量体

    1. 测量人体温度。

  • 30 . 那摩

    1.亦作"那莫温"。 2.旧中国工厂里工头的别称。英语numberone的音译。

  • 31 . 那莫

    1.见"那摩温"。

  • 32 . 拿摩

    1.[英numberone]意为第一号。始用以称外国设在上海工厂的工头,后亦用以称华商工厂中的工头。

  • 33 . 气

    “大气温度”的简称。气象要素之一。空气的温度。气象台(站)所指的气温,是百叶箱中离地约15米高处的温度表测量到的空气温度,以摄氏温标(°c)表示,它基本上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气温。

  • 34 . 奇渥

    1.成吉思汗一族蒙古人的姓氏。

  • 35 . 窃衣取

    窃:偷取。比喻用不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 36 . 柔

    1.犹温柔。 2.柔软温暖。

  • 37 . 软

    1.十分温柔的样子。

  • 38 . 湿

    1.中医学病名。外感热病之一,古代统属伤寒。后世认为本病由湿蕴于内,再感温邪而成。病情缠绵,病程较长,变症较多,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不同。

  • 39 . 室

    1.室内温度。

  • 40 . 水软山

    形容景色幽雅。

  • 41 . 铁里

    1.蒙古语音译词。首﹐头。

  • 42 . 体

    人和动物身体内部的温度。某些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称为“变温动物”,如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因具有完善的调节机制,能在环境温度变化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的动物,称“恒温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等。通常可由口腔或直肠(肛管)测得。正常体温在一日之间略有波动,清晨较低,午后稍高。体温变化是帮助诊断疾病的一个依据。

  • 43 . 土

    1.土壤的温度。

  • 44 .

    1.柔和貌;谦和貌。 2.润泽貌。 3.和暖;不冷不热。

  • 45 . 鲜

    1.鲜艳柔和。

  • 46 . 晏

    1.天气晴暖。《史记.孝武本纪》:"至中山﹐晏温﹐有黄云盖焉。"裴骃集解引如淳曰:"三辅谓日出清济为晏。晏而温也。"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二:"于时日景晏温﹐皆以为恭孝所感。"清赵翼《多雨》诗:"忽晴忽雨乱晨昏﹐纔苦阴寒又晏温。"一说"晏温"与"曣?"﹑"氤氲"音近义同﹐形容云霭垂覆之状。

  • 47 . 也里可

    1.蒙古语的音译。元代称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当时景教派(元以前已传入)与天主教皆有教士来中国传教,其教统称"十字教",教士俱称"也里可温"。

  • 48 . 雨润云

    1.比喻男女情好。

  • 49 . 玉

    1.像玉一般温润。 2.谓仁德。语本《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 50 . 直

    1.正直而温和。语出《书.舜典》:"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孔传:"正直而温和,宽弘而庄栗。"

  • 51 . 朱

    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后叛变降唐,赐名全忠。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并乘机扩大势力,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后被进封为梁王。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后被其子朱友珪所杀。

  • 52 . 枕稳衾

    形容生活舒适安逸。

  • 53 . 重

    1.指对往事的重新回忆。

  • 54 . 最低气

    一定时间或一定空间内空气温度的最低值。例如,日最低气温和年最低气温等。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年最低气温在中、高纬度内陆以1月为最低,海洋上以2月为最低。

  • 55 . 最高气

    一定时间或一定空间内空气温度的最高值。例如,日最高气温和年最高气温等。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年最高气温在中、高纬度内陆以7月为最高,海洋上以8月为最高。

  • 56 . 总

    1.可压缩流体在等熵流动中其驻点所能达到的温度。2.假想气流在绝热滞止过程中所应达到的温度。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