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阿兰·德隆
见“德隆”(497页)。
2 . 阿兰若
见〖兰若〗。[梵aranya]
3 . 奥克兰群岛
南极大陆附近的群岛,在南太平洋南部。属新西兰。陆地总面积达606平方千米。由火山熔岩构成。气候冷湿、多风。无常住居民。近海有海豹、海狮等动物。
4 . 白兰地
英文brandy的音译。用葡萄酒或葡萄果实发酵渣经蒸馏、加药配制而成。新酒需在橡木桶内醇化贮放3-5年,上等品贮放时间更长。酒精含量38%~43%。以法国科涅克地区所产的最为著名,中国亦有生产,如金奖白兰地。
5 . 爱尔兰岛
欧洲第三大岛。面积84万平方千米。中部为平原,四周为滨海山地。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部分面积为爱尔兰国土,只有东北部属于英国,称北爱尔兰。
6 . 爱尔兰人
自称“盖尔人”。爱尔兰的主体民族。其余分布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和美国等地。约760万人(1985年)。讲盖尔语,使用英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牧业、旅游业,部分从事食品工业。
7 . 爱尔兰自治法案
英国政府关于在爱尔兰实行自治的法案。1914年由国会通过并得到国王批准。同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未能实施。1920年,英国国会通过新的《爱尔兰自治法案》规定南、北爱尔兰分设议会,再由两议会各推二十名代表组成全爱尔兰议会。因遭爱尔兰新芬党反对,1921年英国政府与新芬党签订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二十六郡成立自由邦,北方六郡则划归英国,成为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8 . 包兰铁路
从内蒙古包头经宁夏银川到甘肃兰州。长1006千米。1958年建成通车。基本沿黄河两岸修筑,并穿越腾格里沙漠。东接京包线,为沟通华北、西北的重要干线之一。
9 . 帛兰船
1.亦作"帛阑船"。 2.用帛装饰栏杆的船。
10 . 波兰人
波兰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美国、法国和独联体各国。约4270万人(1985年)。讲波兰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工业,部分从事农业。
11 . 不兰奚
1.蒙语音译词。亦译作"孛兰奚"﹑"阑遗"﹑"拦遗"。元代规定奴隶背主逃亡,由官府拘收,称"不兰奚"。如主人认领,仍交归原主。
12 . 采兰赠芍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13 . 采兰赠药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14 . 采兰子
1.指孝子。
15 .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6 . 东格陵兰寒流
北冰洋的寒流。源自北冰洋,沿格陵兰东岸向南流入大西洋。流速较缓,春季多冰山和浮冰。
17 . 德黑兰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次国际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商讨对德战争共同行动和战后安排及合作问题,规定美、英应于1944年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会后发表《德黑兰宣言》。
18 . 摧兰折玉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19 . 丛兰欲秀,秋风败之
兰:兰草;秀:开花;败:衰败。兰草要开花,但秋风使之凋谢。比喻好人做好事而遭坏人陷害。
20 . 杜兰香
1.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21 . 定武兰亭
1.《<兰亭序>帖》石刻名。唐太宗喜晋王羲之父子书法,得《兰亭序》真迹,命人临拓,刻于学士院。五代梁时移置汴都,后经战乱而遗失,北宋庆历间发现,置于定州州治。大观中,徽宗命取其石,置于宣和殿。北宋亡,石亦散失不传。定州在宋时属定武军,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武兰亭"或"定武石刻"。其拓本简称"定本"。一说《<兰亭序>帖》原本为唐人所作,非王羲之书。参阅宋桑世昌《兰亭考》﹑郭沫若等《兰亭论辨》。
22 . 佛兰德斯美术
16-18世纪尼德兰南部(今比利时及法国一小部)美术的通称。原为尼德兰美术的一部分。1579年荷兰独立后,即称佛兰德斯美术。既带有民主性倾向,又保留着明显的贵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代表人物有勃鲁盖尔、鲁本斯、凡·戴克等。对欧洲美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3 . 佛兰芒人
也称“佛兰德人”、“佛来米人”。比利时的民族之一。另有部分分布在荷兰、法国、美国等国。约706万人(1985年)。讲佛兰芒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
24 . 佛兰西
1.法兰西的旧译。
25 . 法兰克福
德国最大的金融和航空中心,重要工商业城市。人口6046万(1984年)。工业以化学工业最重要。国家银行总部设此,还有二百六十多家国内外银行。铁路枢纽,国际航空港。诗人歌德诞生地。
26 . 法兰克王国
日耳曼人早期建立的封建国家。公元486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首领克洛维领导下打败西罗马军队,夺得高卢塞纳河与卢瓦尔河之间的土地,建立王国。后不断扩张,6世纪中期成为西欧最强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查理在位时(768-814),经过五十余次征服战争,领土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西临大西洋,北达北海,南迄意大利中部。800年查理称帝,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帝国一分为三,为后来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27 .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1870年法国的资产阶级君主制国家。1852年12月,路易·波拿巴称帝,号为“拿破仑三世”,建立帝国。为有别于拿破仑一世建立的法兰西帝国,历史上称为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失败,9月被推翻,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取代。
28 .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由拿破仑一世建立的君主专制国家。帝国除法国外,还包括今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部分领土,拿破仑家族中的一些成员还统治过意大利王国、西班牙王国、那不勒斯王国等国。1814年拿破仑战败退位。1815年3月复位,建立百日王朝,同年6月滑铁卢战役后再次退位,帝国覆亡。
29 . 法兰西加拿大人
又称“法裔加拿大人”。加拿大的民族之一。另有部分分布在美国等国。约871万人(1985年)。通用法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业与饲养业,其次为工商业。
30 . 法兰西阶级斗争
马克思作于1850年1-11月。分析和总结了法国1848年革命的历史经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第一次使用“无产阶级专政”一词,并阐明这一专政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任务。
31 . 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作于1871年4-5月。总结了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阐明了关于阶级斗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证明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32 . 法兰西人
法国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美国、意大利等国。约4740万人(1985年)。讲法兰西语。大多信天主教,少数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现代工业,少数从事农业。
33 . 芬兰人
芬兰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美国、瑞典、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约534万人(1985年)。讲芬兰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工业、农业和林业。
34 . 方兰生门,不得不锄
香草生长在门户之中,地方不适当,不得不锄掉。比喻人虽有才,但行为不轨,只好忍痛舍掉。
35 . 芳兰当门,不得不锄
1.见"芳兰生门,不得不鉏"。
36 . 芳兰竟体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37 . 芳兰生门,不得不鉏
1.比喻贤能之士生性抗直,时有违迕,为上者将不能容忍,势必去之。
38 . 戈兰高地
在叙利亚西南部同巴勒斯坦、约旦和黎巴嫩交界处。约旦河谷地东侧。面积约7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00米。有国际输油管自南向北纵贯高地。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侵占。
39 . 革兰氏阳性菌
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呈紫色的细菌。细胞壁没有脂多糖成分,能与龙胆紫(或结晶紫)牢固结合。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破伤风杆菌。
40 . 革兰氏阴性菌
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呈红色或土黄色的细菌。细胞壁有脂多糖成分,不能被龙胆紫(或结晶紫)染色,用稀复红(或沙黄)复染时显色。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等。
41 . 格兰姆
1.公制重量单位,今省译作"克"。
42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长篇科幻小说。法国凡尔纳作于1868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跟随“邓肯号”船主,按照仅有的一点线索去寻找两年前在海洋上遇难失踪的父亲。他们穿越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一路上战胜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父亲。
43 . 福克兰群岛
即“马尔维纳斯群岛”(690页)。
44 . 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也译作可兰,阿拉伯Qur’ān]
45 . 桂殿兰宫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46 . 桂馥兰香
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47 . 桂宫兰殿
1.指华丽的宫殿。
48 . 桂楫兰桡
楫、桡:都是用来划船的浆。形容船上用品精美名贵。
49 . 桂折兰摧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50 . 桂子兰孙
对人子孙的美称。
51 . 呼兰河传
长篇小说。萧红作。1943年发表。小说以一个小女孩的口吻描写东北小镇--呼兰河的人和事。“我”和慈祥的祖父一起生活,暂且忘记了父亲的冷淡和母亲的恶语。邻居胡家喜欢跳大神,后来这一家却死的死、疯的疯。王大姐跟磨坊的冯歪嘴生下两个孩子后死去,冯歪嘴顽强地把孩子带大。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留恋童年生活过的小镇。
52 . 荷兰豆
食荚豌豆的俗称,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豌豆的一个变种,嫩荚是常见蔬菜。原产欧洲。
53 . 荷兰画派
17世纪兴起于荷兰。摆脱了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转向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用写实手法描绘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除肖像画和宗教历史画外,还发展了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及动物画。代表人物有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
54 . 荷兰人
荷兰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约1280万人(1985年)。讲荷兰语。多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主要从事工业、农业和渔业。
55 . 贺兰山
1.山名。一称阿拉善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
56 . 贺兰山脉
中国南北走向的主要山脉之一。宁夏和内蒙古的界山。海拔2000~3000米,同名主峰,高3556米。为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宁夏引黄灌区阻断风沙的天然屏障。
57 . 贺兰仙
1.即何仙姑。传说中的女仙。八仙之一。
58 . 减字木兰花
①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将宋词《木兰花》减去数字而成。上下阕各两句仄声韵转两句平声韵。 ②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句格律不同于词牌。用于套曲中。
59 . 蕙兰梦
1.《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生穆公,名之曰兰。"后因以"蕙兰梦"谓妇女怀孕,望得贵子。
60 . 蕙损兰摧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61 . 蕙心兰质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62 . 蕙折兰摧
1.见"蕙损兰摧"。
63 . 蕙质兰心
1.同"兰质蕙心"。
64 . 迦兰陀
1.亦作"迦兰陁"。 2.梵语kalandaka的音译。(1)本为古印度人名。佛说法于王舍城,迦兰陀以其所有竹园起精舍奉佛,后因以其名称该僧园。晋法显《佛国记》:"出旧城北,行三百余步,道西迦兰陀竹园精舍,今现在。"《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彩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王请佛于迦兰陁竹林,敷演于甚深密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山城北门行一里余,至迦兰陁竹园,今有精舍,石基砖室,东辟其户。"(2)山鼠名。佛书谓昔有毘舍离王入山,眠于树下。有毒蛇出欲害王,山鼠鸣叫,使王觉醒,王感其恩,
65 . 迦兰陁
1.见"迦兰陀"。
66 . 椒兰室
1.喻贤士所居之处。
67 . 椒兰院
1.后妃居住的宫院。
68 . 椒房兰室
1.指后妃所居住的宫室。
69 . 金兰簿
1.登记结拜兄弟姓名﹑年龄﹑籍贯等的簿册。
70 . 金兰会
1.旧时广州顺德农村女子结社的名称。
71 . 金兰谱
1.见"金兰小谱"。
72 . 金兰契
1.至交﹔深厚的友谊。
73 . 金兰契友
金兰:指友情投合,交谊深;契:投合;契友:情投意合的朋友。泛指结拜兄弟。
74 . 金兰湾
越南东南部的海湾。港湾深入内陆17千米,南北长32千米,宽约16千米。群山环抱,东有岛屿屏蔽,面临深海,为天然良港。港湾由两个半岛合抱成葫芦形,分为内港金兰和外港平巴。法、美曾先后在此建立海军基地。现为越南重要军港。
75 . 金兰小谱
1.亦省作"金兰谱"。 2.旧时结拜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谱系。
76 . 金兰友
1.谓情意相投的朋友。语出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
77 . 金兰之交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78 . 金兰之契
金:比喻坚;兰: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79 . 金兰之友
指亲密的朋友。
80 . 卡兰博瀑布
非洲第二大瀑布。在赞比亚和坦桑尼亚边境地区。为多级瀑布。河水在坦噶尼喀湖附近,从陡峭的悬崖飞流直下,形成215米高的飞瀑,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81 . 卡萨布兰卡
美国故事片。华纳影片公司1942年摄制。朱·爱泼斯坦、菲·爱泼斯坦编剧,迈·寇蒂斯导演,亨弗莱·鲍嘉、英格丽·褒曼主演。1940年6月,被纳粹追捕的法国地下抵抗运动领袖拉兹洛和妻子伊尔莎,转道卡萨布兰卡前往美国。伊尔莎的旧情人、夜总会老板里克深明大义,协助他们摆脱追捕,搭机飞往美国。
82 . 类兰若
1. 像寺庙。类,类似,好像。兰若,寺庙,即梵语“阿兰若”。
83 . 可兰经
古兰经。
84 . 澧兰沅芷
沅、澧:都是水名;兰、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85 . 留兰香
又称“绿薄荷”。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有香味。茎方形,叶披针形,花紫色或白色。中国河北、江苏、浙江等地有栽培。茎叶可提取留兰香油,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全草可入药,称“香花菜”。
86 . 纳兰词
词集。清代纳兰性德作。五卷,补遗一卷。收词三百三十余首。另有《饮水词》等,均非足本。
87 . 纳兰性德
清代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年间进士。授三等侍卫,后升为一等。其词风格清新,多有新意,不落旧套。有《通志堂集》,另有单行本词集《纳兰词》。
88 . 裸兰车
1.古称天子丧服之车。
89 . 木兰船
1.木兰舟。
90 . 木兰花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五代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宋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五十字,杂用平韵者名《偷声木兰花》;增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韵者名《木兰花慢》。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曲属南吕宫,用作引子。北曲属高平调,用作小令,亦见于诸宫调。
91 . 木兰诗
乐府《鼓角横吹曲》名。北朝民歌。有人疑为唐人所作。诗中塑造了一个北国奇女子的形象,故事颇有传奇色彩,语言刚健明快,具有北方民歌的特色。
92 . 木兰舟
1.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93 . 罗兰之歌
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原为民间流传的英雄叙事诗,11世纪末12世纪初才用文字记录下来。史诗取材于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的史实,歌颂了查理大帝统一法国、抵御侵略的功绩,塑造了骑士罗兰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
94 . 马兰头
1.见"马蓝头"。
95 . 棉兰老岛
菲律宾第二大岛。面积约95万平方千米。山地、高原广布,多火山。东南部的阿波火山高2954米,为全国最高峰。气候炎热多雨。地旷人稀,经济较落后。
96 . 难言兰臭
难言:谈不上;兰:兰花;臭:味;兰臭:指气味相投的友谊。指很难结下友情。
97 . 梅兰芳
京剧演员。字畹华,江苏泰州人。出身京剧世家。八岁学戏,演旦脚。1908年搭喜连成班演出。对京剧旦脚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装等都有创造和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剧目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曾任中国京剧院、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副主席。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和《舞台生活四十年》。
98 . 米兰大教堂
天主教教堂。在意大利米兰。1386年兴建,1813年最后完工。用白色大理石砌成,中央尖顶高百余米,外墙窗棂结构极其狭长尖削,密密地排成一簇簇火焰式拱顶。整座教堂内外有雕像六千多尊。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99 . 尼德兰美术
指15世纪初至16世纪尼德兰(即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一带)的美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描绘现实生活,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形成独立的学派。创作了一批表现人民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和写实的风景画。代表人物有凡·爱克兄弟等。
100 . 南设得兰群岛
南极大陆附近的火山群岛。在南极半岛北面。陆地总面积约4700平方千米。岛上多山,大部被冰雪覆盖。无常住居民,是南极探险的基地。
101 . 纽芬兰岛
北美洲东部的岛屿。属加拿大。面积112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为低高原。全岛三分之一地区覆盖着针叶林。有色金属和石棉矿藏丰富。海岸曲折,东南岸外的纽芬兰浅滩为世界最大渔场之一。
102 . 迁兰变鲍
比喻潜移默化。
103 . 日德兰半岛
欧洲北部半岛。半岛大部分为丹麦领土,南部一小部分属德国。地势低平。海岸曲折,多峡湾。农牧业发达。矿藏有铁、大理石等。
104 . 日德兰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同德国海军之间的决定性战役。1916年5月31日和6月1日,德国舰队冲出北海,企图突破英国舰队的封锁,但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面上被英国舰队截住,经过激战,德国舰队失利,被迫退回基地。
105 . 赛兰香
1.花名。
106 . 斯里兰卡
南亚岛国。旧名“锡兰”。在印度洋上。面积656万平方千米。人口1789万(1993年)。首都科伦坡。平原为主。大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种植园经济发达,茶叶、橡胶和椰子为三大出口作物。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之一。
107 . 苏格兰人
英国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约600万人(1983年)。讲英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工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
108 . 乌克兰人
乌克兰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以及欧、美等地。约4515万人(1985年)。讲乌克兰语。部分信俄罗斯正教。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
109 . 乌兰巴托
蒙古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62万(1995年)。1639年建城。蒙语意为“红色英雄城”。全国大部分工业集中于此。有铁路、航空线同中国、俄罗斯相通。公路通往全国各地。有高等学府、科学院、电视中心和喇嘛寺院。
110 . 乌兰布和沙漠
在内蒙古中部黄河以西地区。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流沙、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各占三分之一左右。有较丰富的荒地资源,可利用黄河水自流灌溉。
111 . 乌兰夫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后,任中共蒙旗独立旅委员会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民委主任、绥蒙政府主席、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部长。建国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民委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12 . 香兰素
1.即香草醛。详该条。
113 . 谢兰燕桂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114 . 谢庭兰玉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115 . 絮果兰因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116 . 新西兰人
也称“英裔新西兰人”。新西兰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约255万人(1985年)。通用英语。多信基督教新教,少数信天主教。多住城镇。主要从事工农业,饲养业特别发达。
117 . 新西兰羊毛
在新西兰以美利奴羊种与英国长毛种杂交培育成的半细羊毛。品质支数36~58支。光泽好,弹性强,强力高。是绒线和工业用呢的优质用毛。
118 . 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首都。人口50万(1995年)。是座伊斯兰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新兴城市。1970年建成。城区分行政、外交、居住、公共机构、工业、商业、绿化地带和国家公园八个职能区。有真纳大学和核子研究所等。
119 . 伊斯兰国家
又称“穆斯林国家”。国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或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多为参加伊斯兰会议组织的国家。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120 . 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信仰安拉(真主)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主要经典为《古兰经》,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等为教徒(称为“穆斯林”)必遵的“功课”。主要有逊尼、十叶两大教派。广泛流传于亚、非、欧、美各国。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旧称“回教”、“天方教”、“清真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