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条条大路通罗马-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 2 . 条条框框- 被视为固定的、不能变通的条例规定。 
- 3 . 条通- 1.畅达。 2.方言。指灌木丛生的土地。 
- 4 . 条头糕- 1.点心名。糯米粉制成的有细沙心的长圆形糕。 
- 5 . 条脱- 1.古代臂饰。呈螺旋形,上下两头左右可活动,以便紧松。一副两个。 
- 6 . 条文- 1.指法律章程等分条说明的文字。 
- 7 . 条纹- 1.条状的花纹。 
- 8 . 条闻- 1.列举上报。 
- 9 . 条析- 1.亦作"条?"。 2.细致剖析。 
- 10 . 条悉- 1.通晓洞悉。 
- 11 . 条晰- 1.分条叙明。 
- 12 . 条系- 1.逐条联缀。 
- 13 . 条宪- 1.条例法令。 
- 14 . 条香- 1.指用木屑搀香料做成细条形的香。 
- 15 . 条胁- 1.犹言裹胁。 
- 16 . 条写- 1.分条书写。 
- 17 . 条形- 1. 指狭而长的两侧略平行的形状;特指此形状的叶片。也称“线形”。如:条形磁铁。 
- 18 . 条形磁铁- 1. 形状为条形,磁极在其两端的磁铁。 
- 19 . 条修叶贯- 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 
- 20 . 条秀- 1.条畅秀美。 
- 21 . 条序- 1.依次叙述。 2.谓依次排列。 3.条理次序。 4.犹头绪。 
- 22 . 条绪- 1.条例。 2.条理头绪。 
- 23 . 条循- 1.犹枝分。 
- 24 . 条叶- 1.枝叶。比喻分支;支派。 
- 25 . 条衣- 1.僧人所穿之衣,因其有九条至二五条之别,故名。 
- 26 . 条议- 1.指分条陈述意见的奏疏或文书。 
- 27 . 条肄- 1.指再生的树枝。 
- 28 . 条印- 1.长条形的印章。 
- 29 . 条缨- 1.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绦"。 
- 30 . 条约-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的,确定签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包括公约、协定、换文、联合宣言、宪章等。由两个国家签订的条约称“双边条约”;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签订的条约称“多边条约”。条约一般具有时间性,如果期满不再续签即失效。 
- 31 . 条载- 1.逐条记载。 
- 32 . 条章- 1.条例规章。 2.指条约。 
- 33 . 条诏- 1.犹诏令。 
- 34 . 条正- 1.谓逐条订正。 
- 35 . 条支- 1.亦作"条枝"。 2.古西域国名。约在今伊拉克境内。 3.唐代西域地名。在今苏联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一带。唐设条枝都督府。 
- 36 . 条枝- 1.见"条支"。 2.树枝。 
- 37 . 条枝大爵- 1.条支国所产的鸵鸟。 
- 38 . 条直- 1.笔直。 2.条畅通达。 3.直截;爽快。 4.有条理。 
- 39 . 条职- 1.指条例所规定的职责。 
- 40 . 条旨- 1.谓起草圣旨。 
- 41 . 条指- 1.逐条指摘。 
- 42 . 条制- 1.条例制度。 
- 43 . 条治- 1.犹治理。 
- 44 . 条秩- 1.条目次第。 
- 45 . 条帚- 1.笤帚。 
- 46 . 条属- 1.谓用绳子连缀。古代丧冠之制。条,通"绦"。 
- 47 . 条状- 1.列举情状。 
- 48 . 条卓- 1.即条桌。 
- 49 . 条桌- 1.长方形的桌子。 
- 50 . 条子- 1.长方形的纸张。 2.便条。 3.旧时特指召唤妓女的字条。徐迟《牡丹》三:"那个时代﹐有一些女演员是和娼妓一样﹐可以让人出条子叫的。"因亦借指妓女。 4.单据。 5.指细长形的花纹。 6.方言。指金条。 
- 51 . 条综- 1.分析综合。 
- 52 . 条奏- 1.逐条上奏。 
- 53 . 条禁- 1.律条,禁令。 
- 54 . 条举- 1.谓申明法制,依法律行事。 2.逐条举出。 
- 55 . 条具- 1.分条开列;分条陈述。 2.犹条陈。指公文。 
- 56 . 条据- 1.逐条引证。 2.即单据。 
- 57 . 条决- 1.谓依条令决断。 
- 58 . 条柯- 1.枝条。 
- 59 . 条科- 1.犹条律。 
- 60 . 条款- 1.文件或契约上所定的项目。 2.条件,为某事而提出的要求或应达到的标准。 
- 61 . 条狼- 1."条狼氏"的省称。 2.用以泛指帝王出行时的卫士。 3.借指衙役。 
- 62 . 条狼氏- 1.《周礼》官名。掌清除道路,驱避行人。 
- 63 . 条理- 层次、脉络、秩序:表达条理清晰|工具摆放很有条理。 
- 64 . 条例- 国家机关制定或批准的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之一。在我国,有些只规定某一类事项的法律称“条例”,如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国务院制定的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行政法规也称“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 65 . 条例司- 1.宋官署"制置三司条例司"的省称。 
- 66 . 条列- 1.分条列举。 
- 67 . 条领- 1.条目要领。 
- 68 . 条令- 1.条文法令。 2.今多指用简明条文规定的行动的准则。 
- 69 . 条流- 1.体例;纲目。 2.流派;类别。 3.指细流,小道。 4.条例。 5.谓订立条例。 6.条理。 7.枝条。 
- 70 . 条缕- 1.一条一缕。比喻细密。 
- 71 . 条律- 1.法律,法令。 
- 72 . 条蔓- 1.枝蔓。 
- 73 . 条枚- 1.枝干。 
- 74 . 条苗- 1.犹苗条。细长柔美。 
- 75 . 条命- 1.指太平天国的"天条"和天父﹑天兄﹑天王的命令。 
- 76 . 条目- 1.按内容分的细目。 2.指词典的词条。 3.谓整理安排细节。 4.法令﹑规章等的项目。亦指法令﹑规章。 
- 77 . 条蘖- 1.枝条。 
- 78 . 条派- 1.支流;支派。 
- 79 . 条盆- 1.长形的盆。 
- 80 . 条品- 1.条例,章程。 2.鉴别评定。 
- 81 . 条祈- 1.犹奏请。 
- 82 . 条芩- 1.黄芩的一种。子芩的异名。 
- 83 . 条裙- 1.长裙。 
- 84 . 条戎- 1.古代戎族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省运城县中条山北的鸣条岗一带。 
- 85 . 条绒- 1.面上有绒条的棉织品。又名灯心绒。 
- 86 . 条入叶贯- 比喻深入精微,融会贯通。 
- 87 . 条褥- 1.长褥子。 
- 88 . 条三窝四-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 89 . 条桑- 1.犹言采桑。 2.借指桑树。 
- 90 . 条森- 1.犹萧森。 
- 91 . 条山- 1.中条山的省称。 
- 92 . 条上- 1.谓备文向上陈述。 
- 93 . 条师- 1.善写呈文的师爷。 
- 94 . 条施- 1.施肥的一种方法。亦称沟施。在行间近作物根部开沟一条,施肥其中,故称。 
- 95 . 条石- 1.长方形石块。 
- 96 . 条氏- 1.春秋时殷民六族之一。 
- 97 . 条式- 1.条文法规。 2.谓制定程式。 
- 98 . 条书- 1.分条书写。 
- 99 . 条疏- 1.犹条奏。 
- 100 . 条述- 1.分条叙述。 
- 101 . 条数- 1.条理,规律。 
- 102 . 条鳎- 1.鱼名。体侧扁,呈片状,鳞细,头短,右侧淡褐色,有黑色条纹,左侧白色或淡黄色。两眼生在右侧,左侧向下卧在浅海底上。捕食小鱼等。 
- 103 . 条糖儿- 1.见"条儿糖"。 
- 104 . 条田- 1.为保持水土和防治自然灾害而建设的一种长条形农田。 
- 105 . 条条- 1.谓有条理﹑有次序。 2.畅达貌。 3.犹言每一条。 4.犹萧萧。形容风声。 5.指各项事业的组织系统。与"块块"相对。 6.指条文。 
- 106 . 条案- 1. 一种长一丈左右,宽一尺多的狭长形桌子,用来摆放物品。也叫“条几”。 
- 107 . 条白- 1.分条陈明。 
- 108 . 条比- 1.分项排列。 
- 109 . 条鞭- 1.见"条鞭法"。 
- 110 . 条鞭法- 1.即一条鞭法。明中叶以后的赋役制度,清代因之。 2.即一条鞭法。实行一条鞭法后所归并的各项赋役的总称。亦省称"条鞭"。 
- 111 . 条辨- 1.亦作"条辩"。 2.逐条辨析。 
- 112 . 条辩- 1.见"条辨"。 
- 113 . 条别- 1.区分,辨别。 2.分类的细目。 
- 114 . 条冰- 1.比喻清贵的官职。 
- 115 . 条播- 1.播种的一种方法。谓把种子均匀地播成长条,行与行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 116 . 条驳- 1.逐条驳斥。 
- 117 . 条长- 1.挺直地生长。 
- 118 . 条昶- 1.条畅。昶,通"畅"。 
- 119 . 条畅- 1.通畅,畅达。 2.欢畅;舒畅。 3.达观;豁达。 4.繁衍茂盛。 
- 120 . 条鬯- 1.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