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凿组词
  4. 【凿】结尾能组哪些词

【凿】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炳炳

    形容所术明确有据。

  • 2 . 不

    1.谓谷未精舂。

  • 3 . 槌

    1.谓用槌子凿子敲击穿通。

  • 4 . 穿

    1.开凿;挖掘。 2.犹牵强附会。

  • 5 . 充

    1.塞入榫眼。

  • 6 . 淙

    1.冲击,侵蚀。

  • 7 . 斗

    1.亦作"斗凿"。 2.古代小儿游戏。以铁击地。

  • 8 . 雕

    1.雕刻凿空。 2.喻刻意修饰文辞。

  • 9 . 方枘圆

    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10 . 方枘圜

    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同“方枘圆凿”。

  • 11 . 斧

    ①斧子和凿子。 ②比喻诗文词句造作,不自然:~痕。

  • 12 . 附会穿

    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

  • 13 . 耕

    1.耕田凿井。语出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后常用"耕凿"形容人民辛勤劳动﹐生活安定。 2.泛指耕种﹐务农。

  • 14 . 混沌未

    混沌:古人想像中的天地形成以前的状态;凿:凿开。世界尚处于蒙昧状态之中,天地尚未形成。比喻人的本性纯真朴实。

  • 15 . 机

    1.机变狡诈。

  • 16 . 剪

    1.见"剪钱"。

  • 17 . 精

    1.舂去谷物的皮壳。亦指舂过的净米。 2.精细确凿。

  • 18 . 斤

    1.斧头与凿子。

  • 19 . 金

    1.指箭。

  • 20 . 镌

    1.雕刻。 2.比喻刻意修饰文字。

  • 21 . 刻

    1.刀刻斧凿。

  • 22 . 开

    挖掘(河道、隧道等):这条铁路沿线共~了十几条隧道。

  • 23 . 垦

    1.对荒地进行开发。

  • 24 . 空

    1.中空;空洞。

  • 25 . 量枘制

    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同“量凿正枘”。

  • 26 . 栗

    1.犹栗爆。

  • 27 . 六

    1.指耳﹑目等六孔。《庄子.外物》:"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成玄英疏:"凿﹐孔也。"清曹寅《夜饮和培山眼镜歌》:"人生六凿宜藏用﹐五官首出司明重。"一说﹐犹六情。喜﹑怒﹑哀﹑乐﹑爱﹑恶。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谓六情攘夺"。

  • 28 . 窍

    1.洞穴。

  • 29 . 批

    1.检验确实。

  • 30 . 铺

    1.铺张﹑穿凿。

  • 31 . 牵

    1.牵强穿凿。

  • 32 . 碻

    1.真实;确实可靠。

  • 33 . 确

    真实;确实:确凿可据|证据确凿|确凿不移的事实。

  • 34 . 人言

    凿:明确真实。指人们议论确有其事。

  • 35 . 枘

    方枘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协调:枘凿万端|无枘凿之乖。

  • 36 . 失之穿

    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 37 . 疏

    1.亦作"踈凿"。亦作"?凿"。 2.开凿。

  • 38 . 妄生穿

    妄:胡乱地。指胡乱地去穿凿附会。

  • 39 . 榫

    1. 用来凿切榫眼的凿子。

  • 40 . 刓

    1.雕凿。

  • 41 . 五

    1.犹五情。指喜﹑怒﹑哀﹑乐﹑怨。

  • 42 . 诬

    1.凭空穿凿。

  • 43 . 熏

    1.烟熏挖掘。

  • 44 . 修

    1.以尖利工具将 [石头] 表面平整并使光滑。如:修凿花岗岩块。2.在建筑石料的表面錾出一些斜交平行沟纹以进行修整。

  • 45 . 言之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 46 . 研

    1.犹钻研。

  • 47 . 錾

    1.凿﹐刻。

  • 48 .

    确实:凿凿有据。

  • 49 . 造

    1.造作,做作。

  • 50 . 崭

    1.开凿;挖掘。崭,通"錾"。

  • 51 . 证据确

    确凿:确实。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 52 . 椎

    1.槌子和凿子。 2.用槌子锤,用凿子凿。 3.比喻乖违不合。

  • 53 . 钻

    1.犹言钻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