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诚己刑物- 1.谓自己做到真诚﹐以匡正社会﹐为众人所取法。 
- 2 . 弛刑徒- 1.解除枷锁的刑徒。 
- 3 . 当刑而王- 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 4 . 非刑逼拷- 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 5 . 非刑吊拷- 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 6 . 非刑拷打- 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 7 . 繁刑重赋- 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 8 . 繁刑重敛- 繁:多;敛:征收。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 9 . 果刑信赏- 指赏罚严明。 
- 10 . 国际刑警组织- 进行跨国度联合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刑事警察国际组织。1923年在维也纳成立国际刑事警察委员会,1977年改现名。宗旨是:在各国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建立各国刑事警察机构之间的广泛联系和相互帮助,以打击跨国的犯罪分子。主要方式是,收集和交流罪犯的情况、协助追查国际通缉令追捕的罪犯、帮助引渡罪犯等。总部设在巴黎。中国于1984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 11 . 怀刑自爱- 刑:法度。指心中有法度,办事有分寸,不做违法的事,能够自重自爱。 
- 12 .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油画。俄国苏里柯夫作于1878-1881年。以1698年近卫军反对彼得大帝的史实为题材。画面以临刑前的近卫军与亲人诀别的场面为中心,并对冷酷无情的彼得大帝及外国公使作了真实的描绘。作品手法写实,色调与构图力图表现悲壮主题。 
- 13 . 禁刑日- 1.法令规定不准宰杀动物和对罪犯施行刑罚的日子。 
- 14 . 绞刑架- 1.见"绞架"。 
- 15 . 绞刑架下的报告- 长篇报告文学。捷克伏契克作于1942-1943年。作者从被捕的当天写起,一直写到被法西斯杀害之前。记录了作者在狱中遭到严刑拷打而英勇不屈,并组织领导难友进行斗争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同时鞭挞了叛徒、懦夫的卑劣行径。全书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献身于革命的崇高精神。 
- 16 . 礼乐刑政- 指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等。 
- 17 . 隆刑峻法- 指刑法重而严。 
- 18 . 免予刑事处分- 即“免除处罚①”。 
- 19 . 明刑弼教-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 20 . 明刑不戮- 指刑罚严明,人民就很少犯法而被杀。 
- 21 . 审刑院- 1.亦省称"审刑"。 2.宋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 
- 22 . 省刑薄敛- 减省刑法,薄收赋税。 
- 23 . 详刑寺- 1.官署名。即大理寺。唐龙朔二年改称。 
- 24 . 威刑肃物- 以严刑使人恭顺。 
- 25 . 问刑官- 1.审判官。 
- 26 . 严刑峻法-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27 . 严刑峻制- 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28 . 行刑队- 1. 派往对判处死刑者执行枪决的小分队。 
- 29 . 义刑义杀- 正当和不必要的刑罚与杀戮。 
- 30 . 政简刑清- 旧时形容法令简省,社会风气好,犯罪的人少。常用作称道地方官政绩的话。 
- 31 . 铸刑书- 1.春秋时代郑晋等国实行法治﹐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因称。 2.借指公开颁布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