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策组词
  4. 【策】结尾能组哪些词

【策】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宝

    1.宝鼎神策。语本《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神策。"后以"宝策"象征天命或社稷。

  • 2 . 才

    1.才智和谋略。

  • 3 . 财政政

    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而确定的财政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包括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等。在西方国家,一般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高涨或经济过热时期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

  • 4 . 闭关政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 5 . 哀

    1.亦作"哀册"。 2.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 6 . 八寸

    1.古代书写《论语》的竹简。

  • 7 .

    1.象声词。 2.悲戚貌。 3.犹筹策。

  • 8 . 豹

    1.谓用兵的策略。

  • 9 . 朝夕之

    朝夕:一早一晚;策:计策。一早一晚的打算。形容只图眼前利益的计策。

  • 10 . 搏手无

    搓着双手,毫无办法。

  • 11 . 鞭

    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要经常~自己,努力学习。

  • 12 . 边

    1.亦作"边册"。 2.安边的谋略。

  • 13 . 不拔之

    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 14 . 产业政

    国家指导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种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进行资源长期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

  • 15 . 布

    1.布列算筹。策,运算的筹码。 2.设策,想办法。

  • 16 . 陈

    1.陈献策谋。

  • 17 . 长

    1.长的鞭。常比喻威势。 2.犹良计。

  • 18 . 出谋划

    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 19 . 出谋画

    谋:谋略。画:筹划。制定计谋策略。常指为人出主意。

  • 20 . 出谋献

    出主意、想对策来帮助解决问题。

  • 21 . 朝

    1.朝廷的策书。

  • 22 . 俦

    1.计策,谋略。

  • 23 . 程

    1.科举考试时用作示范的文章。

  • 24 . 捶

    1.马鞭子。

  • 25 . 棰

    1.鞭子。

  • 26 . 筹

    1.亦作"筹策"。 2.竹码子。古时计算用具。 3.犹筹算。谋划;揣度料量。

  • 27 . 乘

    1.骑马。

  • 28 . 出奇划

    犹言出谋划策。

  • 29 . 大陆封锁政

    法国拿破仑实行的反对英国的经济政治措施。1806年拿破仑多次颁令,禁止隶属于法国的各国同英国进行贸易,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一律没收。这一政策造成法国及其盟国经济日益恶化,引起广泛不满,而英国经济并未瘫痪。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大陆封锁政策被取消。

  • 30 . 鹾

    1.对盐务的筹划。筴,同"策"。

  • 31 . 辍

    1.放下扶杖。

  • 32 . 大

    1.重大的谋略﹑决策。 2.特指立太子﹑定帝位。

  • 33 . 赐

    1.赐予策书。

  • 34 . 得

    1.谓谋略得当。

  • 35 . 答

    1.朝廷选人时﹐提出当时政治﹑经济等问题﹐要求对答﹐应选者作答﹐谓之"答策"。

  • 36 . 大棒政

    又称“实力政策”。指用武力威胁别国的政策。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他认为对付别国的方法是:话可以说得好听些,但手中要拿着大棒,故名。后发展为“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胡萝卜”指给一些好处)。

  • 37 . 短

    1.短的马鞭。 2.短杖。 3.短的简册。 4.笨拙的策略。亦用为谦词。

  • 38 . 帝

    1.指天帝的策命。

  • 39 . 东堂

    1.《晋书·挚虞传》:"武帝诏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于王义,有益政道……'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 40 . 倒杖

    1.倒持所拄之杖及马鞭,喻心神恍惚而行动错乱。

  • 41 . 电

    1.闪电。闪电之光如鞭形﹐故名。

  • 42 . 典

    1.见"典册"。

  • 43 . 对空

    1.用空泛的议论回答问题。策﹐对策﹐文体的一种。

  • 44 . 方

    ①办法;策略:谋求对付的方策。 ②同“方册”。典籍。

  • 45 . 坟

    1.指典籍。

  • 46 . 定

    1.亦作"定册"。古时尊立天子,书其事于简策,以告宗庙,因称大臣等谋立天子为"定策"。 2.决定方略或策略。 3.既定的政策方略。

  • 47 . 督

    1.督促鞭策。

  • 48 . 对

    ①古代应考的人回答皇帝所问关于治国的策略。 ②对付的策略或办法:商量~。

  • 49 . 发

    1.发出策问。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简称策。 2.指所发出的策问。 3.发动策划。 4.拨动占卦用的蓍草。指占卜。

  • 50 . 遏制政

    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

  • 51 . 梵

    1.见"梵册"。

  • 52 . 扶

    1.搀扶;支撑。 2.簇拥。

  • 53 . 方略

    1.科举考试中应试的有关治国方略的策文。

  • 54 . 高文典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 55 . 符

    1.亦作"符册"。 2.符契简策。

  • 56 . 封

    1.天子封赐王侯的文书。

  • 57 . 改

    1.鞭策其马使改变方向。策,马鞭。比喻转向。

  • 58 . 干

    1.推演《干》卦六爻所得的蓍草茎数。《干》爻皆为老阳,其数为九,故每爻九揲,每揲四策,共得二百十六策,干策与坤策相配,总为三百六十策,以象天地循环一年的日数。 2.泛指《易》卦中每一阳爻的蓍草茎数。参阅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十一。

  • 59 . 干

    1.枯瘦的样子。

  • 60 . 覆

    1.试策后﹐审核对策的内容。

  • 61 . 诰

    1.诰令策书。

  • 62 . 摓

    1.两手持蓍占卜。

  • 63 . 凤

    1.仙人的马鞭。 2.文辞华美的奏章。

  • 64 . 诡

    1.奇计。

  • 65 . 孤

    1.独杖。喻指单独出游。

  • 66 . 关

    1.陈说计策。

  • 67 . 桂

    1.桂木手杖。

  • 68 . 货币政

    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为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构成。一般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比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实现。其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

  • 69 . 光荣孤立政

    19世纪末英国执行的不固定参加国际政治军事同盟,保持行动自由的外交政策。但20世纪初,英国先后与日本、法国和俄国签订条约,形成英法俄三国集团,这一政策实际已被放弃。

  • 70 . 谷

    1.调节谷价的策略。

  • 71 . 规

    1.谋略,计策。

  • 72 . 国

    国家的基本政策。

  • 73 . 画

    同‘划策 ’。

  • 74 . 汉

    1.指汉代史册。

  • 75 . 诃

    1.督责策励。

  • 76 . 徽

    1.策书的美称。

  • 77 . 黄

    1.即黄策子。

  • 78 . 鸿

    1.犹鸿文。

  • 79 . 皇

    1.指《周易》中的八卦。

  • 80 . 划

    出主意;筹谋计策:出谋~。也作画策。

  • 81 . 还

    1.策杖而归。 2.指还归时需带的手杖等行装。

  • 82 . 回筹转

    运筹决策。

  • 83 . 汇率政

    一国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例如,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通过降低汇率,可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使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反之,通过提高汇率,可以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改变国际收支顺差过大情况。

  • 84 . 计然

    1.见"计然之策"。

  • 85 . 计然之

    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 86 . 蹇

    1.谓行步艰难。

  • 87 . 简

    在竹木片上写成的书。削制成的狭长形竹木片称“简”;把简用绳子编连起来称“策”(册)。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主要书籍形式。考古发现的简策实物,多书写于战国至汉代。

  • 88 . 计

    为对付某人或某种情势而预先安排的方法或策略。

  • 89 . 空

    1.空泛的策论。

  • 90 . 金石之

    形容如同金、石一般经久而稳定的策略。

  • 91 . 几

    1.机谋。 2.宋代一种奏议的文体。如苏洵有权书﹑衡论﹑几策二十篇。参阅宋苏洵《嘉佑集》卷一。

  • 92 . 建

    1.出谋献策,制定策略。

  • 93 . 举无遗

    举:提出;策: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 94 . 金

    1.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 2.指禅杖。僧所持。

  • 95 . 进

    1.进呈书策;进献计策。 2.文体名。策之一种。指进呈帝王之策。

  • 96 . 警

    ①用鞭子赶马。引申为教训督促,使之上进:时常用老师的教导警策自己。 ②形容文句精练扼要,含义深刻: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 97 . 久

    1.长远的策略。

  • 98 . 抗

    1.谓扬鞭驱马。

  • 99 . 决

    ①决定策略或办法:运筹~。 ②决定的策略或办法:明智的~。

  • 100 . 科

    1.设科射策。

  • 101 . 理

    1.犹扶杖,拄杖。

  • 102 . 敛

    1.谓不夸耀自己的计谋。 2.收起马鞭。喻归隐。

  • 103 . 马

    1.马鞭。

  • 104 . 揆

    1.犹画策。

  • 105 . 坤

    1.推演坤卦六爻所得的策数。《周易》用九,用六。《坤》用老阴六,故每爻六揲,每揲四策,六爻共得一百四十四策。合"干策"共为三百六十策,大致相当于天地循环一年之数。亦指任一阴爻的策数。策,用于《易》筮的竹签或蓍草。

  • 106 . 良

    高明的计策;好的办法:别无~。

  • 107 . 连环

    1.见"连环计"。

  • 108 . 连

    1.谓骑马并行。策,马鞭。

  • 109 . 庙

    1.指朝廷的谋略。

  • 110 . 漏

    1.失策。

  • 111 . 谟

    1.计谋策略。

  • 112 . 论

    1.犹策论。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考试的项目之一。

  • 113 . 末

    1.下策。

  • 114 . 门户开放政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华政策。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法、俄、德、日、意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内容是: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要求在其他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六国先后表示同意。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逐步扩大。

  • 115 . 秘

    1.奇秘的策略。

  • 116 . 慕尼黑政

    为了本国利益,不惜牺牲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纵容侵略者的政策。1938年,英、法两国为使德国将侵略矛头转向苏联,于9月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以换取英、法、德、意不侵犯捷其他领土的“保证”,结果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德于次年侵占捷全境,并攻占波兰等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 117 . 庙胜之

    庙:庙堂,指朝廷。朝廷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

  • 118 . 炮舰政

    亦称“炮舰外交”。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以武力威胁来推行其政治目的的外交政策。产生于19世纪中叶。1840年英、法等帝国主义以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 119 . 谋

    1.计策。 2.谋划。

  • 120 . 谋无遗

    计谋没有遗漏的地方。形容计谋周密稳妥。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