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说组词
  4. 【说】结尾能组哪些词

【说】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稗官小

    即野史小说,街谈巷说之言。

  • 2 . 百

    1.多方劝告﹑游说。

  • 3 . 傍

    1.他人的主张;异说。

  • 4 . 诐

    1.犹诐论。

  • 5 . 摽

    1.剽取他人之言说。摽﹐通"剽"。

  • 6 . 比较成本

    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于1817年建立。认为在资本和劳动不能在国际间转移的情况下,各国生产它们在成本上优势最大和劣势最小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则都能节省劳动。

  • 7 . 报

    1.报知,告知。

  • 8 . 爱莲

    散文篇名。北宋周敦颐作。文中将象征“隐逸”的菊花、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君子”的莲花作对比,感叹世上缺少隐者而多爱富贵者,歌颂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并寄托了作者洁身自爱的情怀。

  • 9 . 奥

    1.奥妙的学说。

  • 10 . 按

    1.按照情理来说。

  • 11 . 备

    1.详细述说;完整述说。

  • 12 . 辩

    1.长于雄辩﹐游说。 2.指雄辩的辞采。 3.犹雄辩。

  • 13 . 稗

    1.指野史和民间传说。

  • 14 . 摆

    1.方言。陈述。

  • 15 . 霸

    1.称霸的主张。

  • 16 . 板块构造

    一种关于全球构造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全球整体的观点研究地球科学。认为岩石圈被地震带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岩石板块,且位于下部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转动;板块的汇聚和离散,引起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等。将全球分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

  • 17 . 长篇小

    1.篇幅长的小说。它常常通过较多的人物和错综复杂的情节﹐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面貌和矛盾冲突。

  • 18 . 便辞巧

    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

  • 19 . 谤

    1.诽谤。

  • 20 . 笔记小

    1.以人物为中心﹑具有情节结构的笔记体著作。

  • 21 . 背地厮

    背地里胡说八道。

  • 22 . 秕言谬

    指错误的言论。

  • 23 . 辟

    1.邪僻的言论。

  • 24 . 搀

    1.纷纷议论。

  • 25 . 辨

    1.辨析论述。 2.论辩。辨﹐通"辩"。 3.辩解﹐分辩。辨﹐通"辩"。 4.中国古代逻辑名词。指推理和论证。

  • 26 . 别

    1.其他的说法。

  • 27 . 长话短

    要说的话很多,一时不能说清,只用扼要的几句话表明主要意思。

  • 28 . 谗

    1.谗言。

  • 29 . 成事不

    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再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 30 . 成

    1.定约;成议。 2.通行的说法;定论。 3.指已完成的论着。

  • 31 . 不经之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32 . 陈

    1.陈述叙说。 2.陈旧之言。

  • 33 . 不消

    1.犹言不必说。谓不言自明。

  • 34 . 捕蛇者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记述永州(今湖南零陵)蒋某以捕蛇为业,虽有生命危险,但因捕蛇无赋税征收之苦,仍自愿继续下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发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感慨。

  • 35 . 尝试和错误

    与“领悟说”相对立。美国桑戴克的学习理论。他通过对动物的大量观察和实验,发现动物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过多次尝试,逐渐发现并保留了正确的反应,淘汰了错误的反应,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人类的学习也是一个试误的过程。

  • 36 . 不由分

    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 37 . 缠

    1.缠绕解说。

  • 38 . 才

    1.犹才辩。 2.犹将要。

  • 39 . 不刊之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40 . 不容分

    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 41 . 禅

    1.犹禅学。谓禅宗教理。

  • 42 . 称

    1.陈述。

  • 43 . 长短

    1.谓纵横家之言。

  • 44 . 骋

    1.尽情陈说。

  • 45 . 达尔文学

    1.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关于生物界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主要观点是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而制约和引导着这种进化的是自然选择。

  • 46 . 诚

    1.亦作"诚悦"。 2.衷心悦服。

  • 47 . 储

    1.指战国韩非的《内储说》﹑《外储说》。文见《韩非子》。

  • 48 . 传

    民间文学的一种。是对民间长期流传的人和事的叙述。内容有的以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为基础,有的纯属幻想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 49 . 二话不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 50 . 二话没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 51 . 驰

    1.犹游说。

  • 52 . 侈

    1.侈谈;纵论。

  • 53 . 辞

    1.言辞。 2.犹意见﹐看法。 3.谈话。

  • 54 . 刍

    1.刍论。

  • 55 . 揣

    1.揣度其意而游说。

  • 56 . 大陆漂移

    一种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1912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认为较轻的硅铝质大陆硬壳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硅镁层上面,中生代以前大陆是一块统一的整体(称为“联合大陆”),后由于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等作用,联合大陆破裂成几块,并且在硅镁层上作水平漂移,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曾遭到许多人反对,20世纪60年代后才重新引起重视。

  • 57 . 地动

    1.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学说。

  • 58 . 脞

    1.琐碎鄙俗的言谈议论。

  • 59 . 词

    1.犹言辞。 2.文体名。

  • 60 . 道

    1.称说;口头表达。

  • 61 . 道听涂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62 . 道听途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63 . 诞

    1.荒诞的言论。

  • 64 . 短篇小

    比较简短的小说,人物不多,结构紧凑。

  • 65 . 大

    1.主要的意思。 2.高深的学说。

  • 66 . 戴

    1.拥戴悦服。说,通"悦"。

  • 67 . 地圆

    1.以大地为球形的学说。相传为古希腊人亚诺芝曼德﹑毕达哥拉斯及挨拉托色尼所首创。至16世纪初,葡萄牙人麦哲伦绕地球一周,18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以力学理论证明太阳系中各行星之形状,此学说遂为世人所公认。

  • 68 . 啖

    1.利诱使喜悦。说,"悦"的古字。

  • 69 . 东谈西

    指议论的面很宽。

  • 70 . 赌

    1.斗嘴,争辩。

  • 71 . 反

    1.颠倒黑白,矫情说慌。 2.从反面说出正意。 3.谓反倒数说别人。

  • 72 . 宕

    1.虚浮不实的言词。

  • 73 . 地心

    古代西方认识宇宙的一种学说。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正式建立。认为地球静止于宇宙中心,其他一切天体都绕地球转动,并提出“本轮”、“均轮”系统和偏心圆模型来解释行星的视运动中各种复杂现象。

  • 74 . 风

    1.指辗转流传的话语或消息。

  • 75 . 二因素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的智力结构理论。认为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一般因素是完成任何活动都必备的共同因素,特殊因素是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特有因素。

  • 76 . 敦

    1.见"敦悦"。

  • 77 . 调

    1.诳骗﹐诡说。 2.演述﹐叙说。

  • 78 . 定

    确定的说法:这种病的起因尚无~。

  • 79 . 独

    1.独自解说。

  • 80 . 繁

    1.繁复解说。

  • 81 . 兑

    1.见"兑悦"。

  • 82 . 顿

    1.佛教语。指主张顿悟的学说。

  • 83 . 恶

    1.谓说话触犯。

  • 84 . 讽

    1.犹传说﹔道听途说。

  • 85 . 浮

    1.虚浮不实的言谈。

  • 86 . 泛

    1.亦作"泛说"。 2.广泛说明。

  • 87 . 分

    分辩(多用在‘不容、不由’等否定语之后)。

  • 88 . 佛

    1.谓佛所宣扬的教义。

  • 89 . 敢想敢

    敢于冲破某种束缚去思考问题和发表见解。

  • 90 . 感

    1.见"感悦"。

  • 91 . 富

    1.过多的言词。

  • 92 . 格调

    明、清时代的一种诗论。明代前后七子论诗推崇盛唐,主张从格律声调上学习古人,提倡格调。清代诗人沈德潜继承其主张,并加上温柔敦厚的“诗教”内容。

  • 93 . 高

    1.高明的解说。

  • 94 . 敷

    1.犹陈说;论述。

  • 95 . 浮称流

    1.犹言广引博谈。

  • 96 . 浮词曲

    浮:虚浮,不真实;曲:歪曲。虚浮不实的词句,歪曲不正的言论。

  • 97 . 孤

    1.谓一己之见。

  • 98 . 附

    1.增添解说。

  • 99 . 干

    1.进说。

  • 100 . 滚

    1.混为一谈。

  • 101 . 古今小

    白话短篇小说集。后改名为《喻世明言》,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明代冯梦龙编著。四十篇。其中多数是经过编者润色的宋元话本和明代文人的拟话本。所收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特别是市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有较细致的描写。

  • 102 . 好

    ①客套话,用在别人向自己致谢或恭维自己时,表示不敢当:~,~!您太夸奖了。 ②表示同意或好商量:关于参观的事,~丨只要你没意见,她那边就~了。

  • 103 . 好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104 . 怪

    1.怪异荒诞之说。

  • 105 . 鼓

    1.瞎说,乱说。

  • 106 . 诡

    1.辩说之辞。 2.虚妄之辞。 3.谎骗﹔假说。

  • 107 . 诡言浮

    指虚假不实的话。

  • 108 . 攻

    1.古祭名。大祝六祈,五曰攻,六曰说。谓击鼓声讨毒蛊之罪而除之。蛊,传说使人患病受害的毒虫。 2.攻击议论。

  • 109 . 胡诌乱

    胡诌,随意胡说。

  • 110 . 瞽

    1.胡说。亦指不明事理的言论。 2.用作谦词。

  • 111 . 黑

    1.佛教语。

  • 112 . 关

    〈书〉代人陈说;从中给人说好话。

  • 113 . 关系

    西方美学理论之一。法国狄德罗提出。认为美是事物中千差万别的关系。分为两类:实在的和感知的,前者即为“外在于我的美”(不依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即“实在的美”;后者即为“关系到我的美”(客观关系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也即“相对(见到)的美”。

  • 114 . 管窥之

    1.比喻见识短浅的言论。

  • 115 . 管

    1.见解狭隘的言论。

  • 116 . 光的波动

    关于光的本性的一种早期学说。17世纪由惠更斯提出。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由发光体引起,在一种叫做“以太”的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发现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后被广泛承认,但其致命弱点是,自然界并不存在“以太”这种特殊物质。

  • 117 . 光的微粒

    关于光的本性的一种早期学说。17世纪由牛顿提出。认为光是由发光体发出的弹性微粒流。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但在发现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后,被推翻。

  • 118 . 归

    1.回家休息。

  • 119 . 海底扩张

    一种解释洋底地壳形成的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洋底地壳中的分裂带(洋中脊)中不断涌出,冷却为洋底新地壳,原来的洋底地壳则随之而向两侧扩张。是从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为板块构造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 120 . 国家三要素

    认为国家由国民、领土、主权三个要素结合而成的学说。这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是从政治上解释国家的,而这种解释掩盖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实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