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治阿
1.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晏子春秋.杂上四》:"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后因以"治阿"指吏治有方﹐政绩显着。
2 . 治安管理
国家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而进行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户口管理、交通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消防管理等。
3 . 治办
1.见"治辨"。
4 . 治保
1.治安保卫的省称。
5 . 治备
1.准备;备办。
6 . 治本
1.治国的根本措施。 2.谓处理事务从根本上着手。与"治标"相对。
7 . 治跸
1.为帝王出行清理道路。
8 . 治变
1.谓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
9 . 治辨
1.亦作"治辩"。亦作"治办"。 2.谓处理事务合宜。 3.治理。 4.备办。
10 . 治辩
1.见"治辨"。
11 . 治标
1.谓对出现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谋求解决,仅对显露在外的枝节问题作应急处理。与"治本"相对。
12 . 治兵
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 2.出兵作战。
13 . 治病救人
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14 . 治捕
1.缉捕治罪。
15 . 治步
1.谓修整仪态,行步中规矩。
16 . 治藏
1.保管。
17 . 治产
1.经营产业。
18 . 治朝
1.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在路门外,司士掌之,为每日视朝之所。 2.政治清明的朝代。
19 . 治成
1.指综计工作成绩之簿册。
20 . 治达
1.古代行射仪及祭礼时,射人在天子和诸侯之间传达命令,谓之"治达"。《周礼.夏官.射人》:"﹝射人﹞掌其治达。"郑玄注:"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受而达之于王,王有命,又受而下之。"一说谓当广赅众事,不仅射仪及祭祀而已。参阅清孙诒让《周礼正义》。
21 . 治道
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 2.修筑道路。
22 . 治地
1.谓管理土地的赋税。
23 . 治弟
1.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
24 . 治典
1.治国的法典。
25 . 治点
1.修改润色。
26 . 治定
1.政治安定。 2.点窜改定。
27 . 治度
1.调理。 2.安排,调遣。
28 . 治凡
1.月计。核计一个月的会计文书。
29 . 治方
1.治理国家的方略。
30 . 治服
1.办理丧事。 2.准备行装。 3.制服。
31 . 治抚
1.犹治理。
32 . 治改
1.犹修改。
33 . 治干
1.处理政务的干才。
34 . 治公
1.处理公事。
35 . 治功
1.谓制订法则并有效实施之政绩。 2.泛指治理国家的政绩。
36 . 治躬
1.犹治身。
37 . 治古
1.指古代升平社会,古之治世。
38 . 治官
1.治理政务之官员。指天子之臣僚。 2.治理百官。 3.尽职。
39 . 治郭安邦
犹治国安邦。
40 . 治国
1.治理国家政务。 2.安定﹑太平的国家。
41 .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42 . 治国安民
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43 . 治害
1.谋害。
44 . 治号
1.犹政令。
45 . 治忽
1.亦作"治曶"。 2.治理与忽怠。《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孔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三国魏阮籍《乐论》引《书.益稷》作"治曶"。宋叶适《谢除堤举上清太平宫表》:"宓以鉴观治忽﹐审择后先﹐大化所覃﹐右文为盛。"一说"忽"读为"滑"﹐义为"乱"。"治忽"即"治乱"。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在治忽"。
46 . 治曶
1.见"治忽"。
47 . 治护
1.治疗护理。
48 . 治化
1.谓治理国家﹑教化人民。
49 . 治迹
1.政绩,施政的事迹。
50 . 治绩
1.为政的成绩。
51 . 治家
1.持家;管理家事。
52 . 治教
1.犹政教。指政事与教化。
53 . 治繲
1.洗涤衣物。
54 . 治经
1.研究经学。
55 . 治酒
1.置办酒食。
56 . 治具
1.治国的措施。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2.备办酒食;设宴。 3.准备。
57 . 治剧
1.谓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
58 . 治康
1.谓国家太平安宁。
59 . 治礼
1.讲习礼仪。 2.司礼。
60 . 治理
①控制管理:治理国家|治理企业。 ②整治;整修:治理黄河。
61 . 治历
1.见"治历"。
62 . 治疗
1.用药物﹑手术等消除疾病。
63 . 治令
1.犹政令。
64 . 治聋
1.医治耳聋。古代传说社日饮酒可治耳聋。
65 . 治聋酒
1.社日饮的酒。传说社日饮酒可以治聋,故名。
66 . 治乱
1.安定与动乱。 2.谓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
67 . 治乱存亡
安定、祸乱、存续、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68 . 治乱扶危
治:治理。治理乱世,扶持危局。
69 . 治略
1.施政的方略。
70 . 治名
1.为政有成绩而获得的好名声。 2.谓谋求虚名。
71 . 治命
1.指人死前神智清醒时的遗嘱。与"乱命"相对。后亦泛指生前遗言。
72 . 治目
1.每日计核主管事务的治绩。
73 . 治牧
1.犹统治,治理。
74 . 治平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75 . 治谱
1.《南齐书.良政传.傅琰》:"琰父子并着奇绩,江左鲜有。世云'诸傅有《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后因以"治谱"为称颂父子兄弟居官有治绩之典。
76 . 治气
1.涵养精气。 2.修养气质。 3.谓掌握军队士气。 4.犹呕气,生气。
77 . 治葺
1.修缮。
78 . 治器
1.治国之才。
79 . 治强
1.亦作"治强"。 2.安定强盛。
80 . 治墙
1.见"治蘠"。
81 . 治蘠
1.亦作"治墙"。 2.菊花别名。
82 . 治亲
1.古代指依礼法端正亲属之间的关系。
83 . 治权
1.指政府治理国家的权力。 2.泛指统治权。
84 . 治穰
1.犹祈祷。穰,通"禳"。
85 . 治人
1.统治他人。 2.指治理国家的人才。
86 . 治任
1.谓整理行装。
87 . 治戎
1.作战;治军。
88 . 治丧
处理丧事:治丧委员会。
89 . 治缮
1.修缮。
90 . 治身
1.犹修身。
91 . 治生
1.经营家业;谋生计。 2.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始于明代。
92 . 治声
1.为政有成绩而获得的声誉。
93 . 治实
1.讲求实际。 2.指料理实事的才能。 3.核实。
94 . 治世
1.太平盛世。 2.治天下,治国。
95 . 治市
1.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治,通"司"。
96 . 治饰
1.矫饰。
97 . 治室
1.治家,持家。
98 . 治释
1.惩治与赦免。借指审理狱讼。
99 . 治书奴
1.裁纸刀的别称。
100 . 治署
1.古代地方行政官署。
101 . 治术
1.指驭臣治民之权术。亦泛指治理国家的方法﹑策略。 2.指医术。
102 . 治数
1.谓处理各种事务。
103 . 治丝而棼
指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
104 . 治丝益棼
治:整理;益:越发;棼:纷乱。理丝不找头绪,结果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105 . 治讼
1.陈诉请求和争讼。
106 . 治所
1.古代地方长官的官署。
107 . 治体
1.治国的纲领﹑要旨。 2.政治法度。 3.指规范的文体。
108 . 治田
1.古人掌管农业事务的官员。治,通"司"。 2.种田。
109 . 治通
1.犹理顺通达。
110 . 治统
1.治理国家的一脉相传的统系。
111 . 治徒
1.复姓。春秋时有治徒娱。见《墨子.耕柱》。一说"治徒"即司徒。以官为姓。参阅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三》。
112 . 治外法权
1.指外交官﹑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其他服务于国际的政治机关的官员(如联合国所属官员),在他国所享受的各项特权,包括人身和住宅的不受侵犯﹑不受当地法院审判﹑不服役﹑不纳捐税等。一国的军舰﹑军队根据有关协议,通过他国国境时,也享有这种权利。
113 . 治晩
1.治下晩生。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
114 . 治问
1.犹审问。
115 . 治务
1.政务。
116 . 治下
1.治理人民。 2.所管辖的范围之内。
117 . 治象
1.古代记载政教法令的文字。
118 . 治心
1.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 2.掌握人心;征服人心。
119 . 治行
1.为政的成绩。亦指为政有成绩。 2.施政的措施。 3.整理行装。
120 . 治性
1.修性,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