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像组词
  4. 【像】结尾能组哪些词

【像】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阿尔诺芬尼夫妇

    油画。尼德兰扬·凡·爱克作于1434年。描绘一对新婚夫妇在洞房里的情景:新郎阿尔诺芬尼举起右手宣誓,他将终生爱他的妻子;新娘伸出右手放在丈夫的左手上,表示永远忠实于他。人物的表情、服饰以及室内陈设的刻画十分细致、逼真。

  • 2 . 宝顶山摩崖造

    在四川省大足县东北宝顶山。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包括广大山、龙潭、松林坡共十三处山岩。始建于南宋淳熙至淳fe7a年间,造像万余躯。有六道轮回、华严三圣、孔雀明王经变、千手观音像等巨型雕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 . 保圣寺罗汉塑

    宋代泥塑。在今江苏吴县fef1直镇保圣寺内。旧传唐人所塑。原有塑像十八尊,现存九尊。像为彩塑,精美古雅,生动传神。

  • 4 . 宝

    1.佛的画像﹑塑像。 2.指以珍贵材料制作的神像。

  • 5 . 败

    1. 失败的征兆。

  • 6 . 半身

    1. 一个人半身的肖像(如雕像、模拟像)。

  • 7 . 北山摩崖造

    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北北山上。以佛湾为中心,包括观音坡、佛耳峰、营盘山,长500米。始建于晚唐,盛于两宋。共二百九十窟龛,造像近万躯。还有碑碣《古文孝经》石刻,是世界仅存的古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 . 碑

    1.碑上刻的人像。

  • 9 . 本

    1.见"本象"。

  • 10 . 比

    1.见"比象"。

  • 11 . 标准

    1. 指人的正面半身免冠相片。

  • 12 . 病

    1.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

  • 13 . 不

    1.不象样,不正常。

  • 14 . 道

    1.道教始祖老子的像。

  • 15 . 帝

    1.指轩辕黄帝之像。

  • 16 . 法

    1.指佛菩萨等圣像。

  • 17 . 雕

    1.雕刻的形象。通常指人物形象。

  • 18 . 梵

    1.指佛像。

  • 19 . 放

    1.见"放象"。

  • 20 . 仿

    1.隐约貌。 2.好象,似乎。 3.模仿。

  • 21 . 儿女

    1.小儿女羞涩腼腆的样子。形容作事不干脆果断。

  • 22 . 范

    1.以模子铸像。

  • 23 . 佛

    ①佛陀的像。 ②泛指佛教供奉的神像。

  • 24 . 负

    同被摄体明暗度相反或色彩互为补色的影像。通常指底片上获得的影像。 【负像】同被摄体明暗度相反或色彩互为补色的影像。通常指底片上获得的影像。

  • 25 . 蛤

    1.蛤壳内神像。

  • 26 . 好

    有些像;仿佛:他们俩一见面就~是多年的老朋友丨静悄悄的,~屋子里没有人丨他低着头不作声,~在想什么事。

  • 27 . 骨

    1.亦作"骨象"。 2.骨骼相貌。

  • 28 . 古代英雄的石

    童话。叶圣陶作。1930年发表。一座矗立在市中心广场的石像,因受到市民的敬仰而骄傲起来,看不起脚下的石块。后来石像摔倒在地,也变成了一块块石块。市民就用这些石块铺成了一条路。作品讽刺了轻视群众的英雄观。

  • 29 . 光

    1.佛教语。对佛像的敬称。

  • 30 . 幻

    1. 幻化虚像。如:探险家被一条西北通道的幻像吸引。

  • 31 . 化

    1.犹万象。

  • 32 . 画

    画人像:给他画个像。

  • 33 . 计算机体层成

    用X射线透视人体,测定透视后的放射量,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出人体器官断层图像,并做出诊断。也叫计算机断层扫描。

  • 34 . 绘

    1.画像。

  • 35 . 活

    极像:这孩子长得~他妈妈。

  • 36 . 景

    1.见"景象"。

  • 37 .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

    油画。西班牙委拉斯开兹作于1650年。此画系应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请求而绘制。画面以鲜明的红色为底,具有一种威严感。画家准确地抓住人物在瞬间的复杂的内在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凶狠残忍的性格特征。

  • 38 . 经

    1.佛像。

  • 39 . 金

    1.见"金象"。

  • 40 . 刻

    1.石刻人像。

  • 41 . 麟阁

    1.麒麟阁内的功臣像。

  • 42 . 凌烟

    1.指凌烟阁中功臣画像。

  • 43 . 龛

    1.壁龛中的佛像。隋江总《摄山栖霞寺碑》:"其第二子仲璋为临沂令﹐克荷先业﹐庄严龛像﹐首于西峰石壁与席禅师镌造无量寿佛﹐坐身三丈一尺五寸﹐通座四丈。"后因以指佛像。

  • 44 . 蜡

    用蜡做成的人或物的形象。

  • 45 . 莲

    1.坐于莲花座上的佛像。

  • 46 . 六

    1.亦作"六象"。 2.指凤的形象。

  • 47 . 立

    1.用雕塑﹑雕刻等方法制成的人物站立形象。

  • 48 . 龙光瑞

    1.古天竺佛像名。鸠摩罗琰自古天竺负至龟兹,龟兹王以妹妻之,后生鸠摩罗什,罗什博读大小乘经论。后秦主姚兴弘始三年入长安,携像来。晋末安帝义熙十三年,刘裕破后秦入长安,躬迎此像还于江左,止龙光寺,故称龙光瑞像。参阁《资持记下三.释僧像》。

  • 49 . 灵

    1.佛像。

  • 50 . 貌

    1.见"貌象"。

  • 51 . 龙门造

    1.指龙门造像记的字体。

  • 52 . 妙

    1.亦作"妙象"。 2.微妙的景象。 3.庄严之像。佛教多用以称佛像。

  • 53 . 梦

    1.亦作"梦象"。 2.梦中所见的形象﹑情景。

  • 54 . 録

    1.亦作"録相"。 2.用光学或电磁等方法把图像记录下来。亦指记录下来的图像。

  • 55 . 内

    1.佛教谓如理观想而呈现的种种形像。见《观无量寿经》。

  • 56 . 庙

    1.亦作"庙象"。 2.庙中神像。

  • 57 . 木

    1.木雕的人神像。

  • 58 . 泥

    1.指泥塑佛像。

  • 59 . 偶

    用土、木制的供人敬奉的人像。比喻极为崇拜的对象。

  • 60 . 谱

    1.家谱上的画像。

  • 61 . 麒麟

    1.麒麟阁上的画像。旧时作为给功臣﹑贤才的最高荣誉。

  • 62 . 气

    1.气度﹐气局。

  • 63 . 人物肖

    1. 以单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相片。

  • 64 . 狮身人面

    即“斯芬克司①”(904页)。

  • 65 . 瑞

    1.佛教语。称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之像。

  • 66 . 如

    1.好像。

  • 67 . 僧伽

    1.指唐高僧僧伽大师塑像。

  • 68 . 生

    1.活人的塑像或画像。亦指比照人物生时的容貌形象制作的塑像或画像。 2.相貌。

  • 69 . 群

    1.亦作"群像"。 2.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群人物的形象。

  • 70 . 容

    1.犹容貌。

  • 71 . 神

    1.见"神象"。

  • 72 . 实

    见“像 ②”(163页)。

  • 73 . 射

    1.古代的一种巫术﹐认为射人画像﹐可使其遭灾祸。

  • 74 . 示

    1.显露外形。

  • 75 . 圣

    1.特指孔子的画像。 2.尊称皇帝的像。 3.指各种宗教或民间所崇奉的画像和偶像。

  • 76 . 石

    1.石雕的人像。

  • 77 . 释

    1.指佛像。

  • 78 . 水月镜

    水中月,镜中像。比喻一切虚幻的影像。也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

  • 79 . 图

    也作“图象”。①画成、摄制、印制或映现的形象:电视机的图像很清晰。 ②物体的形象:眼睛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的刺激、识别图像。

  • 80 . 塑

    1.用泥土或石膏等塑造的人像。

  • 81 . 四不

    麋鹿。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 82 . 外

    1.谓外治之法。 2.佛教语。指显露﹑表现在外表上的善恶美丑和言语行动。

  • 83 . 酸寒尉

    中国画。清代任颐作。纸本立轴。设色。画面为作者友人书画家吴昌硕的肖像。用没骨写意法绘吴昌硕着官服立于炎日下,神色中有酸寒之态。除面部勾以淡墨外,皆为色块渲染,笔致简重老到。

  • 84 . 铜

    1.亦作"铜象"。 2.铜铸的神像或人像。 3.比喻为人供奉而无发言权的偶像。

  • 85 . 蝄

    1.传说中的海神。

  • 86 . 肖

    1.亦作"肖象"。相似;类似。 2.图画或雕塑人像。 3.用绘画﹑雕刻﹑塑造﹑摄影﹑刺绣等手段表现的人像。一般指画像或照片。

  • 87 . 头

    1.肩部以上的人像。

  • 88 . 武梁祠画

    1.东汉石刻画像。在今山东嘉祥县武翟山(旧称紫云山)下,是东汉末年嘉祥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和四个石祠堂的装饰画。其中以武梁的祠堂为最早,故名。现存画像石四十三块,画像石多用减地阳刻法,雕刻精细,造型生动。画像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孝义故事﹑列女故事﹑神话传说和各种车马出行﹑宴筵乐舞﹑庖厨﹑水陆攻战﹑祥瑞灾异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89 . 罔

    1.见"罔象"。

  • 90 . 物

    1.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小孔或受到反射﹑折射后形成的像。

  • 91 . 武氏祠画

    东汉画像石。在山东嘉祥武翟山。武氏世代为官。公元147年起,武氏后代在家族墓地修建祠堂。内有画像石数十块,刻画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墓主人生前的生活,艺术价值很高,对研究东汉末期的社会历史提供了资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2 . 写

    1.画像。 2.铸像。

  • 93 . 无

    1.见"无象"。

  • 94 . 喜

    1.生时的画像。

  • 95 . 想

    也作“想象”。①回忆:他想像当时情景,不由豪气陡生。 ②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有无目的可分为不随意想像和随意想像;根据创造性程度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创造想像是人们进行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

  • 96 . 写真

    1.画像。

  • 97 . 绣

    本指用丝线刺绣而成的佛像或人像。明清以来通俗小说流行,书首或卷首、回首常附雕版印刷的(后也有石印的)线描人物图像,也称“绣像”。

  • 98 . 相

    1.彼此有相似或共同之处。

  • 99 . 虚

    见“像 ②”(163页)。

  • 100 . 响

    1.依稀;隐约。 2.声音容貌。常指死者。

  • 101 . 小

    1.较小的雕像或画像。 2.指个人的小照片。如鲁迅有《自题小像》诗。

  • 102 . 行

    1.即行乐图。 2.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也称行城。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 3.塑像的一种方法。先塑成泥胎,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而且质地轻,故称"行像"。

  • 103 . 形

    1.见"形象"。 2.形骸﹐尸骸。

  • 104 . 遗

    1.亦作"遗象"。 2.指死者的画像﹑塑像或照片。 3.前代事物留传下来的形状﹑式样。

  • 105 . 印

    1.见"印象"。

  • 106 . 音

    1.录音和录像。有时亦指录音和录像设备。

  • 107 . 意

    1.见"意象"。

  • 108 . 映

    1.因光线的反射作用而显现的物像。 2.犹反映。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模写。

  • 109 . 银

    1.亦作"银象"。 2.银身佛像。

  • 110 . 影

    1.亦作"影象"。 2.画像;遗像。 3.犹影子﹐身影。 4.征象﹐迹象。 5.形象。指人的音行笑貌。 6.指物体的形状﹑形相。 7.印象。

  • 111 . 玉

    1.玉雕的像。亦以敬称神像。

  • 112 . 御

    1.帝王等封建统治者的画像。

  • 113 . 造

    1.亦作"造象"。塑造物体形象。 2.亦作"造象"。用泥塑成或用石头﹑木头﹑金属等雕成的形象。 3.相片;照片。

  • 114 . 正

    与被摄体明暗程度和色彩一致,动作正向的影像。在感光纸上出现,为照片;在感光片上出现,为电影片或幻灯片。

  • 115 . 运动图

    又称“运动图线”。用直观图形和代数方法描述运动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一种表述形式。如位移时间图像(st图像)、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等。

  • 116 . 旃檀佛

    1.见"旃檀瑞像"。

  • 117 . 旃檀瑞

    1.檀香木刻的释迦牟尼像。

  • 118 . 照

    1.同"照相"。 2.相片。 3.拍照。

  • 119 . 质

    1.资质仪表。

  • 120 . 坐

    1. 人物的坐姿雕像。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