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帝组词
  4. 【帝】结尾能组哪些词

【帝】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阿育

    1.即阿育王。

  • 2 . 白

    1.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 2."白帝子"的略语。 3.古城名。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瞿塘峡口。 4.东汉公孙述曾改鱼复县为白帝﹐后因以为述的代称。

  • 3 . 北

    1.北方之帝。 2.即黑帝。神话中的主北方之神。

  • 4 . 宾

    1.语本《逸周书.太子晋》:"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孔晁注:"言死必为宾于天帝之所。"后即以"宾帝"指先帝。

  • 5 . 苍

    1.传说中主东方之神。

  • 6 . 冲

    1.幼主。

  • 7 . 赤

    1.即炎帝神农氏。 2.指神农氏一系的帝王。 3.即祝融氏。后世以为火神。 4."赤帝子"的简称。 5.见"赤熛怒"。

  • 8 . 春

    1.春神。

  • 9 . 二皇

    1. 一个朝代的第二代皇帝。

  • 10 . 大

    1.天帝。 2.对上古圣德帝王的敬称。 3.三国吴主孙权谥"大皇帝"﹐省称"大帝"。 4.唐高宗李治谥"天皇大帝"﹐省称"大帝"。

  • 11 . 道光

    清代皇帝。即爱新觉罗·旻宁。庙号宣宗,年号道光。满族。1820-1850年在位。统治期间,政治腐败。1838年因外国大量输入鸦片,引起财政危机,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时战时和,最后妥协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后病死。

  • 12 . 道君皇

    1.指宋徽宗。

  • 13 . 大行皇

    1.对刚去世的皇帝的敬称。

  • 14 . 二

    1.指唐尧与虞舜。 2.指晋怀帝与晋愍帝。 3.指宋徽宗与宋钦宗。

  • 15 . 东

    1.东方的帝王。战国时齐愍王自称。 2.东方的帝王。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自称。 3.东方的帝王。唐代南诏合罗凤的称号。《新唐书.南诏传》:"合罗凤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吐蕃,吐蕃以为弟……给金印,号'东帝'。"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 4.司春之神东方青帝的省称。

  • 16 . 儿皇

    五代时期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对契丹主自称儿皇帝。后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政权的统治者。

  • 17 . 伏魔大

    1.明万历四十二年敕封三国蜀大将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

  • 18 . 东岳大

    1.道教所奉东岳庙中的泰山神。迷信谓其掌管人间生死。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祭祀。

  • 19 . 梵

    1.指佛。

  • 20 . 感

    1.见"感生帝"。

  • 21 . 感生

    1.古代认为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因称其祖所感生之帝为"感生帝"。亦省作"感帝"﹑"感生"。

  • 22 . 废

    1.废黜皇帝。 2.被废黜的皇帝。废帝之称始见于《宋书》。有在位时被废的,有死后被追废的。

  • 23 . 关

    1.即三国蜀关羽。明万历二十二年进爵为帝,故称。

  • 24 . 庚申

    1.即元顺帝。又称庚申君。因生于庚申年(延佑七年),故称。

  • 25 . 古

    1.指天帝。 2.指前代帝王。

  • 26 . 汉武

    (才156-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年继位。在位期间颁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又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曾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曾命卫青、霍去病率军进击匈奴,获大胜。

  • 27 . 黑

    1.五天帝之一。古指北方之神。 2.汉代农民起义军首领华孟的自称。

  • 28 . 光绪

    即“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皇帝。庙号德宗,年号光绪。四岁即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抗战。后受维新派的影响,曾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实施新政。戊戌政变后,被幽禁于瀛台。后病死。

  • 29 . 汉光武

    即“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王莽统治时,与兄刘縯起兵,加入绿林军。公元23年取得昆阳大捷。25年称帝。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提倡节俭,整顿吏治,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光武中兴”。

  • 30 . 汉景

    即“刘启”。西汉皇帝。文帝子。公元前157年继位。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改田赋十五税一为三十税一。为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削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把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他同文帝统治时期历史上并称为“文景之治”。

  • 31 . 胡天胡

    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 32 . 汉

    1.汉朝皇帝。 2.指汉武帝。 3.指汉成帝。

  • 33 . 汉文

    即“刘恒”。西汉皇帝。高祖子。原为代王。吕后死,周勃与陈平定计,平定诸吕之乱。公元前180年被拥立为帝。在位时执行“与民休息”政策,减轻田赋和刑狱,发展农业生产。又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他同景帝统治时期历史上并称为“文景之治”。

  • 34 . 见上

    1. 上帝,基督教徒所崇拜的神,见上帝也是死的委婉语。

  • 35 . 皡天上

    1.犹天帝。

  • 36 . 黄

    见〖炎黄〗。

  • 37 . 皇天上

    1.天帝﹐上帝。

  • 38 . 后

    1.天帝;上帝。

  • 39 . 皇

    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 40 . 火

    1.古代所谓五方天帝之一的赤帝,掌南方,司火,司夏。 2.相传远古时代五帝之一的炎帝。

  • 41 . 皇皇后

    1.天;天帝。

  • 42 . 皇上

    1.拜上帝教对基督教的上帝的称呼。

  • 43 . 假皇

    1.暂时代理皇帝。汉平帝元始后,王莽以外戚执政。平帝死,莽自居摄,朝会祭祝"皆如天子制",称"假皇帝",臣民谓之"摄皇帝"。详见《汉书.王莽传上》。

  • 44 . 践

    1.登上帝位。

  • 45 . 晋武

    即“司马炎”。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继为相国、晋王,后代魏称帝。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晚年民族矛盾尖锐,死后不久,全国即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 46 . 晋元

    即“司马睿”。东晋王朝的建立者。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公元307年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统治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西晋灭亡后,于317年即帝位,都建康,史称东晋。

  • 47 . 揭

    1.亦作"揭谛"。 2.佛教语。护法神之一。

  • 48 . 金刚揭

    1.即金刚力士。

  • 49 . 康熙

    即“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庙号圣祖,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1661年八岁即位,初由权臣鳌拜等专权。亲政后,设计逮捕鳌拜,掌握大权。1681年平定吴三桂等西南三藩叛乱,1683年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后又出兵驱逐盘踞在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并派索额图等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间东段边界。继而又三次率军亲征,打败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他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停止圈地,减轻赋税,曾颁布法令,规定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统治期间曾制造多起文字狱。

  • 50 . 金轮皇

    1.金轮圣神皇帝的略称。指唐武则天。

  • 51 . 瞿摩

    1.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

  • 52 . 类

    1.祭祀天帝。

  • 53 . 觉

    1.觉皇。

  • 54 . 凯撒大

    1. (公元前100—前44) 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公元前46年在罗马建立独裁统治。凯撒,又译作“恺撒”。

  • 55 . 累

    1.接连几代皇帝。

  • 56 . 两

    1.谓两个天子并立。

  • 57 . 梁武

    即“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原为齐雍州刺史,乘齐内乱起兵,公元502年夺取帝位。在位时重用士族,残酷剥削农民,多次镇压农民起义。酷信佛教,大兴寺院,曾三次出家为僧。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统治后期北方降将侯景叛乱,都城建康被攻破,饥病而死。

  • 58 . 灵

    1.南朝齐东昏侯赐给蒋侯神的封号。

  • 59 . 木

    1.指木星。 2.即伏羲,又名太皥,为管理春天的东方之帝。因其以木德称王,故名"木帝"。唐李商隐《隋宫守岁》诗:"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宋邹浩《四柏赋》:"及夫时运遄往,木帝无为,骤雨滂沱以涤荡,狂飙奔腾而折摧。"。参阅《吕氏春秋.孟春纪》﹑《淮南子.天文训》。一说,木帝即东方青帝,名"灵威仰"。见隋萧吉《五行大义.论五帝》。

  • 60 . 南

    1.指南海之帝儵。典出《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2.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天帝之一,即南方赤帝,名赤熛怒。

  • 61 . 农

    1.神农氏的别称。

  • 62 . 櫱

    1.以木櫱为天帝之形。

  • 63 . 青玄

    1.即青玄九阳上帝。

  • 64 . 青玄九阳上

    1.道教神名。道教以纯阳为九阳﹐火为纯阳﹐水为纯阴。道士作水火炼度法事﹐则请此神。

  • 65 . 七十二

    1.指上古到泰山封禅的君主。相传上古到泰山封禅者有七十二君。见《史记.封禅书》引管仲语。

  • 66 . 配

    1.配祭于天帝。

  • 67 . 青

    1.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苍帝﹑木帝。 2.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青帝﹐并受事于中央青皇。

  • 68 . 秋

    1.指传说中的古帝少昊。

  • 69 . 千古一

    1.指秦始皇。

  • 70 . 乾隆

    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继续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位时编成《四库全书》,但屡兴文字狱。曾六次南巡,挥霍浪费。后期任用权臣和珅二十年,贪污腐败风气盛行。1796年让位给皇太子(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

  • 71 . 羣

    1.道家谓五方之帝。

  • 72 . 圣

    1.犹圣主﹐圣君。

  • 73 . 让

    1.指唐李宪。李宪因其弟李隆基有平韦氏之功﹐恳让储位于李隆基﹐后谥"让皇帝"。见《旧唐书.让皇帝宪传》。

  • 74 . 上

    ①古代指主宰万物的天神: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②古代的帝王: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③基督教所信奉的神。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并主宰着世界。中国古汉语原有“上帝”一词,意为“天帝”、“天神”。明末天主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上帝”和“天主”译称该教信奉之神。19世纪初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亦曾以“上帝”和“天主”译称该派信奉之神。以后“上帝”成为中国基督教新教的专称,中国天主教则专称为“天主”。

  • 75 . 三皇五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

  • 76 . 蜀

    1.泛指蜀的君主。 2.相传蜀帝杜宇死﹐其魂化为杜鹃。后用以借指杜鹃。

  • 77 . 时

    1.指春帝太皞﹑夏帝炎帝﹑秋帝少皞﹑冬帝颛顼及中央帝黄帝。

  • 78 . 十

    1.指两汉的十余位皇帝。"十",取其成数。 2.泛指后世的十位皇帝。

  • 79 . 泰

    1.传说中的古帝名。即太昊伏羲氏。

  • 80 . 少

    1.称被废的皇帝。 2.指新登基的皇帝。

  • 81 . 水

    1.指颛顼。我国古代传说中五帝之一。颛顼以水德王﹐死后祀为北方水德之帝﹐故称。

  • 82 . 太

    1.太古之帝。指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等。 2.谓天帝。

  • 83 . 释

    1.梵语"释提桓因"的略称。

  • 84 . 顺治

    即“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皇帝。庙号世宗,年号顺治。皇太极第九子。1643年六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摄政。1644年入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迁都北京。又派兵攻灭南明,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军。1650年,多尔衮死后始亲政,严惩多尔衮亲信党羽,继续用兵西南,镇压反清势力,并推行垦荒,整饬吏治。

  • 85 . 隋文

    即“杨坚”。隋朝建立者。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宣帝皇后的父亲。北周时袭父爵为隋国公。后任丞相,总揽朝政,封隋王。公元581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都大兴(今陕西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在位期间,继行均田制,扩大垦田面积,重编户籍,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确立三省制。后被太子杨广(炀帝)杀死。

  • 86 . 隋炀

    即“杨广”。隋朝皇帝。初封晋王。公元600年,以阴谋取代兄杨勇为太子。604年杀父(文帝)即位。征发几百万民工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开辟驰道。又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激起各地农民大起义,致使隋朝统治土崩瓦解。后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缢死。

  • 87 . 太上皇

    1.即太上皇。皇帝父亲的尊号。

  • 88 . 太上玄元皇

    1.唐高宗追尊老子的称号。

  • 89 . 天

    1.指上帝。 2.皇帝。 3.星名。又称帝星﹐北极五星之最明者。

  • 90 . 文昌

    1.见"文昌帝君"。

  • 91 . 土皇

    1.亦称"土皇上"。 2.指盘据一方的军阀或土豪劣绅。亦泛指称霸一方的坏人。

  • 92 . 同治

    清朝皇帝。即“爱新觉罗·载淳”。庙号穆宗,年号同治。满族。1861-1875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六岁,由顾命八大臣辅佐。不久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实行“垂帘听政”。1873年亲政,仍由慈禧掌权。后病死。

  • 93 . 铜马

    1.即汉光武帝刘秀。

  • 94 . 土

    1.五方天帝之一。因中央属土,故称。

  • 95 . 五

    传说中的上古五位帝王。有四种说法:(1)指黄帝、fdb1顼、帝喾、唐尧、虞舜。见《史记·五帝本纪》。(2)指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挚)、fdb1顼。见《礼记·月令》。(3)指少昊、fdb1顼、高辛、唐尧、虞舜。见《书序》。(4)指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见《易·系辞下》。

  • 96 . 舄乌虎

    因“舄”与“乌”、“虎”和“帝”字形相近,同经传抄,容易写错。指文字抄传错误。

  • 97 . 望

    传说战国时蜀王杜宇,号望帝,因水灾让位退隐山中,死后化作杜鹃,日夜悲鸣,泪尽继而流血。后因用作杜鹃的别称:望帝啼鹃。

  • 98 . 吴大皇

    1.指三国吴主孙权。因谥号为"大皇帝",故称。

  • 99 . 西

    1.古时指地处西方的帝王。 2.古代称秋天的神。

  • 100 . 先

    称在位帝王已死的父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101 . 象

    1.语本《老子》:"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河上公注:"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王弼注:"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因以指天帝。 2.指老子。唐朝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故即用《老子》中语为老子的别称。

  • 102 . 咸丰

    清朝皇帝。即“爱新觉罗·奕宁”。庙号文宗,年号咸丰。满族。1850-1861年在位。依靠曾国藩等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同俄、美、英、法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他逃往热河(治今河北承德市),命奕欣同英、法、俄签订屈辱的《北京条约》,还承认沙俄强迫订立的《瑷珲条约》。后在热河行宫病死。

  • 103 . 飨

    1.祭祀天帝。飨,通"享"。

  • 104 . 宣统

    即“溥仪”(591页)。

  • 105 . 玄

    1.北方之帝,即颛顼。 2.指夏禹。禹有治水功,水色黑,故称玄帝。 3.指道教所奉的真武帝。

  • 106 . 玄天上

    1.指北方之神。

  • 107 . 轩

    1.即黄帝轩辕氏。

  • 108 . 玄卿大

    1.指道教所奉的玄武神。

  • 109 . 玄元皇

    1.唐奉老子为始祖,于干封元年二月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天宝二年正月加尊号"大圣祖"三字,天宝八载六月又加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见《旧唐书.高宗纪下》及《礼仪志四》。

  • 110 . 炎

    传说中的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曾经和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交战,被打败后与黄帝的部落结成联盟,互相通婚。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敬奉他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 111 . 义

    1.犹假帝。《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明杨慎《丹铅总录.史籍.义帝》:"项羽立楚王孙心为帝,以从民望。不曰楚帝,而曰义帝,犹义父义子之称。"明谢肇淛《文海披沙》:"项羽尊怀王为义帝,犹假帝也。"一说,众所尊戴者曰义,故称义帝。见宋洪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

  • 112 . 阴

    1.指女娲。

  • 113 . 玉

    1.即玉皇。

  • 114 . 元元皇

    1.即玄元皇帝。唐朝尊道教始祖老君为玄元皇帝。

  • 115 . 雍正

    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初封雍亲王。1722年在大臣隆科多、年羹尧等辅助下取得帝位,并用高压手段对付参与争位的诸弟。在位期间设军机处以加强君主专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税法减轻农民负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对汉族知识分子屡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控制。

  • 116 . 玉皇大

    1.亦称"玉皇上帝"。 2.道教和民间宗教等用称天帝。

  • 117 . 玉皇

    1.即玉皇大帝。

  • 118 . 玉皇上

    1.见"玉皇大帝"。

  • 119 . 岳

    1.东岳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简称。

  • 120 . 子皇

    1.即儿皇帝。指在异族统治者控制下的傀儡皇帝。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