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厢组词
  4. 【厢】结尾能组哪些词

【厢】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八

    1.宋时京城外划分的八个居民管理区。每区各置厢官﹐受理争斗讼诉之事;凡情节轻微者﹐可直接论断。 2.宋代指从全国各州调集保卫京师的厢兵。

  • 2 . 包

    某些剧场里特设的单间席位,一间有几个座位,多在楼上。

  • 3 . 半壁

    1.旁边,一边。

  • 4 . 壁

    1.边;旁。

  • 5 . 北西

    1.指元王实甫所写的杂剧《西厢记》。为与明李景云﹑李日华等所写的南曲传奇《西厢记》相区别,故有南西厢﹑北西厢之名。后者称为"南西厢"。

  • 6 . 边

    一旁;旁边:边厢坐着一个年幼妇人|两边厢是廊庑。

  • 7 . 城

    1.靠近城的地区。亦泛指城市。

  • 8 . 车

    1.火车﹑汽车等用来载人或装东西的部分。

  • 9 . 撺

    1.见"撺箱"。

  • 10 . 待月西

    指情人私相约会。

  • 11 . 打连

    1.一种民间舞蹈。又名"金钱棍"。北方称为"霸王鞭"或"花棍"。演员所用之棍用竹子或细木制成,长二尺许,其中四至六处挖有空档,每档中串以铜钱,分上下两面,表演时,上下左右舞动,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演者边唱边舞,其歌曲多为民间小调,通常在节日或庙会时表演。流行于全国各地,历史悠久。

  • 12 . 登

    1.草名。即东廧﹐又名沙蓬。生于北方沙地﹐籽可食。

  • 13 . 东西

    1.正房前东西两边相对的房屋。

  • 14 . 东

    1.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 15 . 耳边

    1.耳旁。多见于戏曲。

  • 16 . 耳跟

    1.耳旁;耳朵边。

  • 17 . 坊

    1.古代城市区划,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因以"坊厢"泛指市街。

  • 18 . 弓

    1.烘弓的箱。

  • 19 . 关

    城门外大街和附近的地区。

  • 20 . 喝撺

    1.见"喝撺箱"。

  • 21 . 里

    1.方言。里边,里面。

  • 22 . 两

    ①两边的厢房。 ②两旁:站立~。

  • 23 . 连

    1.亦作"连相"。 2.杂耍名。源于金代乐曲《连厢词》。表演时,除有琵琶笙笛及锣鼓等乐器外,常以四人各持竹杆,竹杆两头各嵌直径寸许的小铜钹,或制钱十馀枚,用以击节,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不断打出清脆的响声,故亦称"打连厢"。

  • 24 . 两边

    1.两旁;两侧。

  • 25 . 木

    1.木工场。

  • 26 . 那

    1.何处;哪里。

  • 27 . 那壁

    1.哪边;何处。

  • 28 . 南西

    1.以南曲演唱《西厢记》故事的南戏或传奇剧本的通称。系据王实甫北曲《西厢记》翻变而成,情节基本相同,有宋元南戏《崔莺莺西厢记》(作者不详),明李景云南戏《莺莺西厢记》和李日华《南调西厢记》﹑陆采《陆天池西厢记》等。

  • 29 . 偏

    1.指地方招募的兵士。

  • 30 . 三等车

    油画。法国杜米埃作于1862年。描绘乘坐在火车第三等车厢中的一批普通乘客。通过这些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乘客的不同面貌和表情的刻画,表现了法国底层人民生活的概貌及画家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关心。

  • 31 . 四壁

    1.四面,四周。

  • 32 . 四

    1.古军队编制名。 2.朝会奏乐之地。 3.四周。 4.宋时京城附近的居民管理区。

  • 33 . 外

    1.外面。

  • 34 . 五门四关

    1.全城和附近四乡。

  • 35 . 瑶

    1.华美的厢房。

  • 36 . 一壁

    1.见"一壁"。

  • 37 . 一

    1.一边;一面。

  • 38 . 右壁

    1.右边;右侧。

  • 39 . 玉

    1.厢房的美称。 2.泛指华丽的房子。参见"玉箱"。

  • 40 . 这壁

    1.这里。指比较近的处所。

  • 41 . 这边

    1.犹这边。

  • 42 . 这

    1.见"这壁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