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柴告
1.祭祀之一种。燔柴祷告。
2 . 柴毂
1.柴车。泛指贱者所乘之车。
3 . 柴关
1.柴门。 2.犹寒舍。
4 . 柴棍
1.犹木棍。
5 . 柴禾
1.做燃料用的柴木﹑杂草等。
6 . 柴禾垛
1.柴堆。
7 . 柴胡
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用。可治寒热、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月经不调和子宫下垂等。
8 . 柴虎肆虐
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一样横行不法。
9 . 柴户
1.用柴薪作的门。多借指清贫人家。
10 . 柴护
1.编木围其四面,使不受破坏。
11 . 柴毁
1.谓居丧哀甚,瘦损如柴。
12 . 柴毁骨立
柴:如木柴一样;毁:哀毁;骨立:消瘦到仿佛只剩下骨架。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13 . 柴毁灭性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14 . 柴火
1.柴禾,柴草。 2.木柴燃烧产生的火。
15 . 柴火饭
1.柴火烧的饭。指普通人家的平常饭食。
16 . 柴火钱
1.指伙食费。
17 . 柴鸡
1.指体小肉瘦﹑腿部没有茸毛的鸡。
18 . 柴积
1.犹柴堆。
19 . 柴棘
1.荆棘。 2.比喻心计。 3.犹柴瘠。
20 . 柴辑
1.收集,辑录。如:《皖雅初集》署庐江陈诗鹤柴辑。
21 . 柴瘠
1.骨瘦如柴。
22 . 柴祭
1.古代祭礼之一。烧柴祭天。
23 . 柴架
1.装柴的框架。采樵者用以背柴。
24 . 柴荆
1.做柴用的小木。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3.借指村舍。
25 . 柴扃
1.犹柴门。亦以指贫寒的家园。
26 . 柴羸
1.柴瘠。
27 . 柴篱
1.木栅栏,藩篱。
28 . 柴立
1.如枯木般独立。参见"柴立其中央"。 2.瘦瘠貌。
29 . 柴立不阿
犹言刚直不阿。
30 . 柴立其中央
1.谓像枯木般地无心而立于中央。 2.引申为中立。
31 . 柴帘
1.用芦苇做的遮蔽门窗的帘子。形同竹帘。
32 . 柴燎
1.古代祭祀之一。烧柴祭天。 2.指祭天用的柴。
33 . 柴燎告天
1.燔柴祭告上天。
34 . 柴林
1.成片生长的柴木。
35 . 柴路
1.堵塞道路。
36 . 柴门
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
37 . 柴米
1.柴和米。泛指日常最必需的生活资料。
38 . 柴米夫妻
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39 . 柴米油盐
泛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
40 . 柴米油盐酱醋茶
旧指开门七件事,指必备的生活用品。
41 . 柴木
1.材质低劣之木,多别于硬木﹑花梨等而言。
42 . 柴片
1.指柴窑古瓷的散片。
43 . 柴荣
即“后周世宗”。五代后周皇帝。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太祖郭威养子。公元954年继位后进行改革,修治黄河,安置大批流民回乡生产,又命大将赵匡胤整顿军队,裁汰老弱,提高战斗力。曾出兵收复被契丹占领的北方失地,向南攻占江淮间大片土地,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4 . 柴汝官哥
1.古代四大窑名。柴窑出北地,世传为后周世宗柴荣所建;汝窑出汝州,宋时所建;官窑宋政和间京师自置;哥窑出处州。
45 . 柴塞
1.堵塞,壅塞。
46 . 柴桑
1.古县名。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东汉末,诸葛亮见孙权于此,共图抗曹。晋以后历为浔阳郡和江州治所。隋废。 2.借指晋陶潜。因其故里在柴桑,故称。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潜晩年隐居故里柴桑,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47 . 柴桑令
1.指东晋末隐寓庐山西林寺的刘遗民。因其曾为柴桑令,故称。
48 . 柴桑伦
1.晋陶潜隐居浔阳柴桑,一生酷爱菊,后因谓爱菊的高雅之人为"柴桑伦"。
49 . 柴桑门
1.晋陶潜弃官归隐故里柴桑,作《归去来兮辞》云:"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后因以"柴桑门"泛指故里的家门。
50 . 柴桑翁
1.指晋陶潜。因其晩年隐居柴桑,故称。 2.指晋刘遗民。
51 . 柴桑主
1.《南史.隐逸传上.陶潜》载,潜在彭泽令任上,曾派一佣工助其子耕于柴桑,诒书曰:"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后因以"柴桑主"指善待佣工的陶潜。
52 . 柴山
1.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53 . 柴市
1.木柴交易处。 2.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处。其地当即今北京市宣武门外菜市口,菜市为柴市音转;一说为菜市口以西的旧柴炭市。
54 . 柴市节
1.民族英雄的气节。
55 . 柴水
1.打柴汲水。
56 . 柴虒
1.参差不齐。
57 . 柴粟
1.木柴和粟米。泛指必需的生活资料。
58 . 柴坛
1.古代焚柴祭天的高台。
59 . 柴炭
1.木炭。
60 . 柴天改物
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61 . 柴天改玉
指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62 . 柴头
1.柴禾。
63 . 柴头脑殻
1.谓笨,头脑不灵活。
64 . 柴抟
1.柴捆。束聚起来的树木。
65 . 柴望
1.古代两种祭礼。柴,谓烧柴祭天;望,谓祭国中山川。亦泛指祭祀。
66 . 柴薪
1.作燃料用的杂木。
67 . 柴楥
1.栅栏,篱笆。
68 . 柴烟
1.柴禾燃烧时产生的烟气。
69 . 柴窑
1.古代著名瓷窑之一。故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传为五代周世宗柴荣指令建造,故名。当时称为御窑,到宋代始称柴窑。相传所烧瓷器,质地甚佳,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参阅明曹昭《格古要论·柴窑》﹑清梁同书《古铜瓷器考·柴窑》。
70 . 柴营
1.营寨。
71 . 柴颍
1.高柴和颍考叔的并称。高柴,春秋卫人,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颍考叔,春秋郑人,庄公赐食,留以侍母。二人均以笃孝着称。
72 . 柴油
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由石油经分馏、裂化、焦化而得。主要用作柴油发动机燃料。分轻柴油和重柴油两类。前者用于高速柴油机(每分钟1000转以上),后者用于中、低速柴油机(每分钟1000转以下)。主要质量指标有凝点、十六烷值、闪点等。
73 . 柴油机
以柴油为燃料,采用压缩点火方式的内燃机。1897年由德国工程师、发明家狄塞尔首先研制成功。进入气缸的空气,被活塞压缩到柴油的自燃温度以上,借高压油泵和喷油嘴将燃油喷成雾状射入缸内,与灼热空气相遇,即自行着火燃烧。与汽油机相比,使用寿命长、热效率高、油耗率低,但较笨重、噪音大、成本高。多用于船舶、内燃机车、载重汽车、拖拉机、建筑施工机械及小型电站等方面。
74 . 柴槱
1.积聚的柴堆。
75 . 柴灶
1.烧柴禾的锅灶。
76 . 柴楂
1.木栏,栅栏。
77 . 柴栅
1.栅栏。
78 . 柴竹
1.竹子的一种。
79 . 柴丬
1.经过截断﹑剖劈的木柴,作燃料用。 2.指做柴薪用的小片林木。
80 . 柴桌
1.谓制作粗糙的桌子。
81 . 柴扒
1.搂柴草的竹制器具。
82 . 柴坝
1.在含沙量高﹑泥沙河床的河流上筑成的临时性拦水建筑物。
83 . 柴荜
1.柴门荜户。指穷人居所。
84 . 柴筚
1.木杖。
85 . 柴草
1.用作燃料的树枝﹑小木和杂草等。亦指庄稼的茎﹑叶。
86 . 柴册礼
1.古时礼仪。积薪为坛,皇帝受群臣所上玉册,然后燔柴祀天,谓之柴册。
87 . 柴车
简陋的没有装饰的车:驽马柴车。
88 . 柴车幅巾
柴车:粗劣的车;幅巾:用一幅绢束头发。坐着柴车,不戴帽子,用绢束着头发。形容作风俭朴。
89 . 柴城
1.指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90 . 柴池
1.参差不齐。
91 . 柴瓷
1.柴窑烧制的瓷器。
92 . 柴蔟
1.以小木枝构成的鸟巢。
93 . 柴达木盆地
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在青海省西北部。介于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为青藏高原内部的陷落盆地。海拔2600~3000米。气候干旱,属内流区。多盐湖,“柴达木”即蒙古语“盐泽”之意。中国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即位于盆地中部。盐(池盐、钾盐)、石油和铅锌矿等资源丰富。
94 . 柴道
1.被阻塞的道路。
95 . 柴都
1.传说中的古泉名。
96 . 柴断
1.堵塞隔断。
97 . 柴堆
1.柴草堆。堆积在一起的柴。
98 . 柴垛
1.柴禾堆。
99 . 柴房
1.存放柴禾的屋子。
100 . 柴扉
柴门,用树枝编扎成的门,比喻贫寒人家:日暮掩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