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柳组词
  4. 【柳】在中间组哪些词

【柳】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傍随花

    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 2 . 败残花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3 . 宠娇花

    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形容春色。

  • 4 . 枫

    1.亦作"枫瘤人"。 2.即枫人。

  • 5 . 桂会战

    1944年9月,日军集中兵力十万余人,向桂林、柳州地区进攻。中国军队以九个军的兵力抗击。11月11日,日军攻占桂林、柳州。12月2日进占贵州独山,进逼四川。另一路日军在11月24日占领南宁,并于12月10日与由越南进入广西的日军在绥渌会师,打通了由华北纵贯大陆至印度支那的陆上交通线。

  • 6 . 胡子传隆卿

    1.元明戏剧﹑散曲中泛指游荡不务正业的人。

  • 7 . 广

    1.古代载运棺柩的大车。柳为棺车之饰。 2.泛指载货大车。

  • 8 . 花遮

    形容不让人看见,悄悄地走。也比喻运行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

  • 9 . 花遮

    形容不让人看见,悄悄地走。也比喻运行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

  • 10 . 韩欧苏

    1.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轼的合称。

  • 11 . 花衢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 12 . 花娇

    1.形容妇女妩媚轻盈的姿态。

  • 13 . 花阶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 14 . 花街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 15 . 花街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 16 . 花街

    花、柳:旧指娼妓。旧指游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 17 . 花

    性病。

  • 18 . 花

    1.亦作"花柳场"。 2.旧指妓院。

  • 19 . 花

    1.犹花柳场。

  • 20 . 花人家

    1.指娼家。

  • 21 . 花

    1.旧指妓院。

  • 22 . 花

    1.见"花柳病"。

  • 23 . 花门

    花、柳:指妓女。旧指妓院。

  • 24 . 花明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 25 . 花明

    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 26 . 花光

    百花流彩生光,垂柳投影摇曳。形容春到人间,多彩清新。

  • 27 . 花红绿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 28 . 花红

    1.形容花木繁茂的样子。 2.比喻颜色鲜艳。

  • 29 . 花说

    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 30 . 阶庭花

    阶:台阶;庭:庭院。台阶前的垂柳,庭院中的鲜花。指美好的庭院景致。

  • 31 . 路墙花

    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 32 . 梅

    1.指春意。

  • 33 . 觅寻花

    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 34 . 蒲之质

    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 35 . 蒲之姿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申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 36 . 松姿

    1.形容仪表威严而又潇洒。

  • 37 . 桃红绿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 38 . 桃红

    1.形容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 39 . 宿眠花

    花、柳:借指妓女。指男子在外嫖娼。

  • 40 . 桃

    1.何首乌的别名。因其藤叶形如桃柳,故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 41 . 桃争妍

    妍:美艳。桃花和柳树比美。用以形容春色美丽。

  • 42 . 桃蹊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 43 . 桃蹊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同“桃蹊柳陌”。

  • 44 . 桃腮

    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 45 . 桃夭

    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 46 . 五先生

    1.晋陶潜的别号。潜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

  • 47 . 五

    1.谓归隐之心。

  • 48 . 问评花

    比喻狎妓。

  • 49 . 问寻花

    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 50 . 细

    1.唐代风俗,三月三日佩细柳圈,谓可免虿毒。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

  • 51 . 细

    1.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帝自劳军,至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节诏将军,亚夫传令开壁门。既入,帝按辔徐行。至营,亚夫以军礼见,成礼而去。帝曰:"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见《史记.绛侯世家》。后遂称军营纪律严明者为细柳营。细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

  • 52 . 颜骨

    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 53 . 颜筋

    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 54 . 颜精

    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同“颜筋柳骨”。

  • 55 . 烟花

    1.即烟花巷。

  • 56 . 杨

    1.柳树枝做的马鞭。折柳作鞭为古代春游的一种习俗。

  • 57 . 杨

    1.谓春风。

  • 58 . 杨

    1.见"杨柳曲"。

  • 59 . 杨宫眉

    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 60 . 杨

    1.晋陶潜《五柳先生传》描写隐士五柳先生门前植五柳树,后因以"杨柳户"指隐逸之士的家。

  • 61 . 杨

    1.体态轻盈的女子。

  • 62 . 杨

    1.形容柳枝随风飘拂,起伏如浪。

  • 63 . 杨

    1.犹青楼,妓院。

  • 64 . 杨

    1.即杨花梦。

  • 65 . 杨

    1.路旁栽杨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别之处。

  • 66 . 杨

    民间曲调名。清末始流行。五句二十八字,第一、第二句每句七字,可依曲调增减字数。第三句必须唱“杨,杨柳青”。下有夹白,一般为三字四句或七字二句,可问答。第四句必须唱“哎哎哟”。第五句通常是七字。

  • 67 . 杨

    1.乐府《近代曲.杨柳枝》的别称。

  • 68 . 杨

    1.形容女子苗条轻柔的身段。

  • 69 . 杨

    1.腰的歇后语。

  • 70 . 杨

    1.形容女子苗条的腰肢。 2.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借指唐白居易歌妓小蛮。

  • 71 . 杨依依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72 . 杨

    1.乐府近代曲名。本为汉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唐易名《杨柳枝》,开元时已入教坊曲。至白居易依旧曲作辞,翻为新声。其《杨柳枝词》之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当时诗人相继唱和,均用此曲咏柳抒怀。七言四句,与《竹枝词》相类。参阅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乐府诗集》卷八一。 2.唐白居易有妓樊素,善唱《杨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称樊素。

  • 73 . 枝铁路

    从湖北枝城经湖南怀化到广西柳州。长886千米。1978年筑成。与焦枝、太焦等铁路相接,组成平行于京广铁路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 74 . 云轻

    1.比喻妇女的头发轻柔﹐腰肢细软。

  • 75 . 折攀花

    犹寻花问柳。旧指男子狎妓等放荡行为。

  • 76 . 樟

    1.旧时星相术士所用的占卜之具。

  • 77 . 种

    1.指晋陶潜。他于门外种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