喁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 (1)<动>鱼口向上露出水面呼吸。司马相如《长笛赋》:“鱏鱼喁于水裔。”
- (2)<名>相和声。《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喁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示例(常用词语及解释)
【喁喁】⒈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⒉随声附和的样子。⒊形容低声说话。⒋蝉鸣声。
喁的字典解释
喁yóng〔喁喁〕a.低声,如“喁喁细语”;b.随声附和,如“喁喁相和”;c.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如“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鱼口向上,露出水面:“水浊则鱼喁”。笔画数:12;部首:口;笔顺编号:251251125214* 古诗网为您提供喁的文言文意思,喁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喁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