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字典
  3. 文言文字典
  4. 乃的文言文意思

乃的文言文意思

乃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1. (1)<代>你(的);你们(的)。《示儿》:“家祭无忘告乃翁。”
  2. (2)<代>这;这样。《齐桓晋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 (3)<动>表判断,是。《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4. (4)<副>竟然;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 (5)<副>才。《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6. (6)<副>仅仅;只。《垓下之战》:“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7. (7)<副>又。《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8. (8)<副>甚至。《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9. (9)<连>于是;就。《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示例(常用词语及解释)

乃的字典解释

乃nǎi才:今乃得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是,为:乃大丈夫也。竟:乃至如此。于是,就:“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时”。你,你的:乃父。乃兄。“家祭无忘告乃翁”。笔画数:2;部首:丿;笔顺编号:53

* 古诗网为您提供乃的文言文意思,乃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乃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