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 (1)<名>古代刮削竹简木札的书刀。《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削长尺,博寸。”
- (2)<动>用刀削。《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 (3)<动>削减;削弱。《屈原列传》:“其后楚日削。”
- (4)<动>分割土地。《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5)<形>陡峭。《游黄山记》:“石崖侧削侧援崖。”
削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示例(常用词语及解释)
【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
削的字典解释
削xiāo用刀切去或割去:削皮。削发(fà)。刮削。削足适履(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小鞋,喻迁就或勉强凑合)。减少,删除:削剔。削职。削损。像刀削过似的,一般形容陡峭或消瘦:削壁。削立(陡峭壁立)。瘦削。古代用来书写的刀:削刀。削xuē义同(一),用于一些复合词:削除。削减。削弱。剥削。笔画数:9;部首:刂;笔顺编号:243251122* 古诗网为您提供削的文言文意思,削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削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