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字典
  3. 文言文字典
  4. 克的文言文意思

克的文言文意思

克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1. (1)<动>能;能够。《谏太宗十思疏》:“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 (2)<动>完成;成功。《中山狼传》:“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
  3. (3)<动>攻克;战胜。《殽之战》:“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4. (4)<动>克制;约束。《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示例(常用词语及解释)

克的字典解释

克(④剋)kè能够:克勤克俭。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消化:克食。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笔画数:7;部首:十;笔顺编号:1225135

* 古诗网为您提供克的文言文意思,克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克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