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字典
  3. 文言文字典
  4. 似的文言文意思

似的文言文意思

似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1. (1)<动>类似;相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
  2. (2)<副>似乎;好像。《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 (3)<介>表示比较,超过。张岱《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 (4)<介>给;与。罗邺《宫中》:“鹦鹉飞来说似人。”

似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示例(常用词语及解释)

似的字典解释

似sì相类,像:相(xi乶g)似。类似。似是而非。好像,表示不确定:似乎。似应如此。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似一个。似shì〔似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似似”。亦作“是的”(“的”均读轻声)。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5434

* 古诗网为您提供似的文言文意思,似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似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