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中间的成语(共122个)
金城石室
成语解释:比喻险固的城池。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
凭城借一
成语解释:背城借一。谓与敌决一死战。
成语出处:《宋书・袁淑传》:“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凭城借一,则当因威席卷,乘机芟剿。”
不设城府
成语解释:城府:比喻心机。
对人处事不用心机,诚恳坦率。成语出处:元《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心无城府
成语解释: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
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成语出处:元《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攻城掠地
成语解释:见“攻城略地”。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4回:“李密诸将士,当时攻城掠地,倚着金帛来得易,也用得易。”
长城万里
成语解释:指中国长城。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或军队。
成语出处:宋・陆游《休日留园中至暮乃归》:“长城万里知谁许,看镜空悲两鬓霜。”
愁城难解
成语解释:愁城:愁苦的境地。
形容难以摆脱愁苦的境地。成语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狂吟烂醉君无笑,十丈愁城要解围。
攻城徇地
成语解释:攻:攻打,进攻;徇地:夺占土地。
攻打城市,掠夺土地。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
连城之珍
成语解释:珍:珍贵的东西。
价值很高的珍品。成语出处:唐・王绩《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岂连城之珍俟楚文而乃进?”
连城之璧
成语解释:连城: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
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璧:玉。
非常珍贵的、非常值钱的美玉。也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洞无城府
成语解释: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成语出处:宋・魏了翁《知灵泉县奉议郎致仕高君行状》:君夷易疏畅,洞无城府,虽居官亦敝衣羸马,不改其度。
丰城剑气
成语解释:丰城:古地名。
比喻有宝剑的地方。成语出处:《晋书・张华传》:“宝剑之精,上彻于天。”
干城之寄
成语解释: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寄:寄托。
指作为国家捍卫者的寄托。成语出处:清・刘坤一《复张振轩》:原此老忠勇过人,足备干城之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