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为俊杰
- 拼音
-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 注音
- ㄕˊ ㄕˊ ㄨˋ ㄓㄜˇ ㄨㄟˊ ㄐㄩㄣˋ ㄐㄧㄝˊ
- 情感
- 褒义成语
- 繁体
- 識時務者爲俊傑
更新:2025-11-01 06:54
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语曰:“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愿今日的三民主义者记取此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潜心攻读大量经史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方面知识,他对当时的政局有独到的见解。襄阳的司马徽认为他是杰出人才,能认清天下大势,就把这个卧龙推荐给在荆州投靠刘牧的刘备。
语本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比喻认清时代潮流者,方可为英雄豪杰。《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今奉吴侯命,特来劝谕将军。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何不从瑾之言:归顺吴侯,复镇荆襄。”《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夫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权变者为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