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71个)

  • 二净

    liū gān èr jìng

    成语解释:一点不剩,非常干净。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个冬天,花得溜干二净,一颗也不剩。”

  • 戈为玉帛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成语解释: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

    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 , 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

    成语解释: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
    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8卷:“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呈干戈。”

  • 二净

    yī gān èr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 肠断

    lèi gān cháng duàn

    成语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 矫情

    jiǎo qíng gān yù

    成语解释:故违常情,以求美誉。

    成语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其余凡贪官、污吏……及矫情干誉、欺世盗名种种之人,无不随业得报,一一不爽。”

  • 大动

    dà dòng gān gē

    成语解释:干、戈:古代两种兵器。
    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倒载

    dào zài gān gē

    成语解释: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
    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倒戢

    dǎo jí gān gē

    成语解释:见“倒载干戈”。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 避湿

    wēi gàn bì shī

    成语解释:见“煨干就湿”。

    成语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生下这孩儿,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咽苦吐甜,煨干避湿,不知受了多少辛苦。”

  • 邪不

    xié bù gān zhèng

    成语解释: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方正》:“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 弱枝

    qiáng gān ruò zhī

    成语解释: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 净净

    gān gān jìng jìng

    成语解释:没有污垢、尘土、杂质。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 脆脆

    gān gān cuì cuì

    成语解释: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成语出处:曹禺《雷雨》序:“鲁大海自然要个硬性的人来演,口齿举动不要拖泥带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 兢兢

    jīng jīng gàn gàn

    成语解释:敬慎自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