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中间的成语(共171个)
干干翼翼
成语解释:勤勉敬慎。
不干不净
成语解释:净:洁净。
指粗俗,下流。淫乱的婉辞。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
一干一方
成语解释:明代官场黑话,行贿一千一万的隐语。
成语出处:明・陈洪谟《继世纪闻》第二卷:“逆瑾用事,贿赂公行,凡有干谒者云馈一干,即一千之谓,云一方,即一万之谓。”
口干舌燥
成语解释: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煨干就湿
成语解释: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不想共乳同胞一体分,煨干就湿母艰辛。”
手脚干净
成语解释:喻廉洁奉公。
成语出处:傅晓航《九只小鸭子》:“办社务的干部,手脚干净,青天包公啊!”
蒋干盗书
成语解释: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偎干就湿
成语解释: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谓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几口气抬举他偌大,便恰似燕子衔食。”
木干鸟栖
成语解释: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
成语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轺,木干鸟栖,袒肉暴骸。”
二卵弃干城
成语解释:卵:鸡蛋;干城:捍卫者。
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成语出处:《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鼓足干劲
成语解释:鼓:鼓动,振作。
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成语出处:朱德《上黔灵山》:“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白吃干饭
成语解释:只会吃饭不会干活。
成语出处:巴金《探索集・探索》:“我从小就不安于现状,我总是在想改变我的现状,因为我不愿意白吃干饭混日子。”
不干好事
成语解释:不做有益的事情。
倒置干戈
成语解释: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倒持干戈
成语解释: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成语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