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在中间的成语(共25个)
卖官鬻爵
成语解释:官:官职;官位;鬻:卖;爵:爵位;原指君主制国家中;封建贵族的等级。
出卖官职和爵位。指旧时执掌大权的人利用手中的职权换取钱财。成语出处:《宋书・邓琬传》:“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卖官鬻狱
成语解释:谓收受贿赂,出卖官爵,枉法断狱。
成语出处:《元史・耶律楚材传》:“今任使非人,卖官鬻狱,囚系非辜者多。”
破家鬻子
成语解释:鬻:卖。
家庭毁坏,子女出卖。指困苦到了极点。成语出处:宋・杨万里《民政上》:“上赋其民以十,则吏因以赋其百。朝廷喜其办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
卖儿鬻女
成语解释:鬻:卖。
指穷困到极点;无法养家糊口;维持生活;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卖妻鬻子
成语解释:谓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五回:“男女等也是良家儿女,只因命运淹蹇,又值恶薄时年,卖妻鬻子,家业凋零,出于无奈,只得做这偷摸的勾当。”
贩官鬻爵
成语解释:鬻:卖;爵:爵位,官爵。
出卖官爵,以敛取财物。成语出处:《魏书・司马睿传》:“兵食资储,敛为私积;贩官鬻爵,威恣百城。”
卖爵鬻子
成语解释:鬻:卖。
因生活所迫,出卖爵位和子女。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无蓄》:“岁恶不入,卖爵鬻子,既或闻耳矣。”
质妻鬻子
成语解释:质:抵押;鬻:卖。
因生活极端贫困而把妻子抵押,儿子出卖。成语出处:宋・陆子渊《与辛幼安书》:“隳家破产,质妻鬻子,仅以自免。”
典妻鬻子
成语解释:典:典当;鬻:卖。
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成语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亩亩穷民何能堪此?势必倾家荡产,典妻鬻子以偿其用矣。”
卖狱鬻官
成语解释:狱:讼事;鬻:卖。
收受贿赂,出卖官职爵位,徇私枉法。成语出处:《北史・魏咸阳王坦传》:“虽禄厚位尊,贪求滋甚,卖狱鬻官,不知纪极。”
卖男鬻女
成语解释:指因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儿女。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况且如此荒年,那家不卖男鬻女来度命。”
卖爵鬻官
成语解释:买卖官爵来收取钱财。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权哄》:“还说不朦蔽,你卖爵鬻官多少?贪财货竭脂膏。”
买官鬻爵
成语解释:买卖官爵。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至于民间说事,买官鬻爵,只要他一口担当,事无不成。”
焚琴鬻鹤
成语解释:犹焚琴煮鹤。
成语出处: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焚琴鬻鹤,伧父所为,不图出之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