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邓琬传》:“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昔黄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
“鬻”,读作“yù”,不能读作“zhōu”;“爵”,读作“jué”,不能读作“jiáo”。
“鬻”,不能写作“粥”。
收受贿赂,出卖官爵,以敛取财物。见“贩官鬻爵”条。《宋书・卷八十四・邓琬传》:“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旧唐书・卷七十七・柳亨传》:“窃见神龙以来,群邪作孽,法纲不振,纲维大紊。实由内宠专命,外嬖擅权,因贵凭宠,卖官鬻爵。”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