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在中间的成语(共116个)
- 步履维艰- 成语解释:步履:行走;维:文言句首中助词;无实义;艰:困难。 
 行走十分困难。也作“步履艰难”。- 成语出处:清・刘坤一《奏疏》:“臣自上年秋间,时患腰痛,两腿无力,步履维艰。” 
- 进退履绳- 成语解释:见“进退中绳”。 -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 
- 戴天履地- 成语解释:戴:顶着天;履:踏,踩着。 
 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 如履薄冰- 成语解释: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葛屦履霜- 成语解释: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 成语出处:《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 临深履薄- 成语解释:履:践;踏。 
 面临深渊;脚踩薄冰。形容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唯恐稍一不慎就出问题。-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席丰履厚- 成语解释: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 
 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成语出处:清・张英《聪训斋语》:“王谢子弟,席丰履厚,田庐仆役,无一不具。” 
- 如履平地- 成语解释:履:踩。 
 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成语出处:唐・裴铏《周邯》:“因夷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 冠履倒置- 成语解释: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成语出处:清・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2卷:“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驭矣。至石晋尤甚,几有冠履倒置之势。” 
- 如履如临- 成语解释:《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剑及履及- 成语解释:见“剑及屦及”。 - 成语出处:《新华日报》1943.1.31:“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 
- 步履蹒跚- 成语解释: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 
 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成语出处:宋・龚熙正《释常谈・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 
- 冠履倒易- 成语解释: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杨赐传》:“亡损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 监市履狶- 成语解释: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王先谦集解引李颐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脚狶难肥处,故知豕肥耳。”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成语解释: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