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在中间的成语(共116个)
涉艰履危
成语解释:涉:经历;履:踩踏。
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成语出处:南朝・齐・虞玩之《上表告退》:“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
足不履影
成语解释:比喻循规蹈矩。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
包元履德
成语解释:元:善。
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成语出处:《后汉书・梁统传》: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踰文武,德侔高皇。
步履安详
成语解释:步履:步行;安详:安稳。
迈步走路,从容安稳。成语出处:《小学・嘉言》:“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
承星履草
成语解释: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成语出处:晋・葛洪《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蹈仁履义
成语解释:遵循仁义之道。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冠上履下
成语解释: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冠履倒施
成语解释:冠:帽子;履:鞋子。
比喻上下颠倒,尊卑不分。成语出处:明・李贽《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含霜履雪
成语解释:比喻品行高洁。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监市履猯
成语解释: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猯也,每下愈况。王先谦集解引李颐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脚猯难肥处,故知豕肥耳。
据义履方
成语解释: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成语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临危履冰
成语解释:临:面临;履:踩,踏。
面临危境,走在冰上。比喻处境艰危,应时时戒惧谨慎。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临深履尾
成语解释:比喻处于危险恐惧的环境中。
成语出处:晋・鲍敬言《元君论》:“王者临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