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在中间的成语(共116个)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解释: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纳履踵决
成语解释: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
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行不履危
成语解释: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成语出处:《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
剑履上殿
成语解释:剑:刀剑;履:泛指鞋。
古代皇帝允许功臣带刀剑与穿鞋上殿作为恩宠。形容待遇优异。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步履如飞
成语解释:形容行进很快。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5回:“那道人步履如飞,一直往西去了。”
跋履山川
成语解释: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之侯。”
如履春冰
成语解释:履:踩。
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成语出处:唐・刘禹锡《让同平章事表》:“退思尘忝,如履春冰。”
珠履三千
成语解释: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
形容贵宾众多。成语出处: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安常履顺
成语解释: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
成语出处:清・方苞《方任二贞妇传》:“凡士之安常履顺而自检其身,与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妇人之艰难也,而乃苟于自恕,非所谓失其本心者与?”
临深履冰
成语解释: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谨慎戒惧。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诚能事过乎俭,临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处存不废虑亡之惧。”
戴圆履方
成语解释: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
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孤履危行
成语解释:谓行为孤高独特。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曝骨履肠
成语解释: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李德林传》:“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砺。”
衣弊履穿
成语解释:弊:坏。
衣服破烂,鞋子穿孔。形容贫穷。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善说》:“君将掘君之偶钱,发君之庾粟以补士,则衣弊履穿而不赡耳。”
衣敝履空
成语解释:衣服破烂,鞋子穿孔。形容贫穷。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历遗公卿,被虚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