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在中间的成语(共74个)
贼喊捉贼
成语解释:做贼的叫喊捉贼。比喻转移目标;混淆视听以逃脱罪责。
成语出处: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贼喊捉贼,明明自己是匪,还扛着剿匪的旗号,到处剿匪。”
捕风捉影
成语解释: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闭塞眼睛捉麻雀
成语解释: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成语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成语解释:奸:通奸;赃:赃物。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水中捉月
成语解释: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永嘉真觉禅师》:“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十捉九着
成语解释:比喻很有把握。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身这条计,是个上着……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瓮中捉鳖
成语解释: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叫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不可捉摸
成语解释:捉摸:揣测;预料。
指对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也指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成语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捉贼捉赃
成语解释: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捉奸捉双
成语解释:奸:通奸。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况且‘捉奸捉双’,我和你又无实迹凭据,随他说长道短。”
捉贼捉脏
成语解释: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宋朝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狗捉老鼠
成语解释: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成语出处:赵树理《传家宝》:“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钟馗捉鬼
成语解释:钟馗:传说中打鬼的神。
钟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坏人。成语出处:宋・王莹《群书类编故事・梦钟馗》:“钟馗捉鬼。”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
成语解释:奸:通奸。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捉贼见赃,捉奸见双
成语解释:赃:赃物;奸:通奸。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成语出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若没奸夫……,我与你要见一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