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在中间的成语(共283个)
疾恶如仇
成语解释: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
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成语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为恶不悛
成语解释: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贾后为恶不悛。”
长恶不悛
成语解释:指长期作恶,不肯悔改。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穷山恶水
成语解释:穷山:荒山。
恶水:有害的河。
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成语出处:清・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毒泷恶雾
成语解释: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成语出处: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罪恶滔天
成语解释:滔天:漫天,弥天。
形容罪恶极大。成语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恶衣恶食
成语解释:恶:粗劣的。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恶声恶气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小不顺眼,还要发脾气,恶声恶气地骂人,也骂鸡和猪和牛。”
恶有恶报
成语解释: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恶言恶语
成语解释: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路恶言恶语,直嚷到自己房中,说向丈夫。”
以恶报恶
成语解释: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成语出处:《榖梁传・僖公二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
好善恶恶
成语解释:见“好善嫉恶”。
成语出处:《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好善恶恶,人人如此。”
罪恶昭著
成语解释: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成语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
鬼怕恶人
成语解释: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成语出处: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好恶不同
成语解释: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好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