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在中间的成语(共126个)
称德度功
成语解释:称:衡量;度:估量。
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成语出处:《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穿荆度棘
成语解释:穿:穿越;度:通“渡”,越过。
穿越荆棘丛生的地带。形容旅途艰辛。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原来那孙大圣与八戒、沙僧,牵着马,挑着担,一夜不曾住脚,穿荆度棘,东寻西找。”
调度征求
成语解释:调度:征敛赋税;征求:征敛需索。
指征敛赋税。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帝纪》:“其令大司农绝今岁调度征求,及前年所调未毕者,勿复收责。”
揆理度势
成语解释: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揆时度势
成语解释:审度时势。
成语出处: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掌故・陈侍御奏折》:“林则徐不能揆时度势,妥善办理,致夷人激而用兵。”
持表度天
成语解释:表:立柱,测日影长短;度:量。
用很短的表来测量天。比喻学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成语出处:秦・孔鲋《孔丛子・答问》:子立尺表以度天,直寸指以测渊,蒙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为圣,殆非所望也。
初度之辰
成语解释:初度:初生之时;辰:日子。
指生日。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大度兼容
成语解释:度:度量;容:容纳。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成语出处:宋・朱嘉《宋名臣言行录・吕蒙正》:小人情伪,在君子岂不知之;若以大度兼容,则万事兼济。
糊口度日
成语解释: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
度日:过日子。
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成语出处:《五代史评话・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只得把这教学糊口度日,为之奈何?”
礼度委蛇
成语解释: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
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一个个精神抖擞,一个个礼度委蛇。
气度雄远
成语解释:气度:气魄,度量;雄:宏大。
比喻气魄度量宽阔,志向远大。成语出处:《晋书・王猛传》:猛瑰恣俊伟,博学好兵书,谨质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
相时度力
成语解释:相:察看。
观察时机,估算力量。成语出处:唐・司空图《题东汉传后》:“君子救时虽切,必相时度力,以致其用。”
详情度理
成语解释:审察情由,推测事理。
有度有识
成语解释:度:度量;识:见识。
既有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又有广博的学识和主张。成语出处:明・吴惟顺《兵镜吴子十三篇》:详审斟酌,斯为有度有识之将也。
置诸度外
成语解释:置:放;度:打算。
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放在心上。成语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我考虑得很纯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