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在中间的成语(共126个)
审己度人
成语解释:审:审查。
度:估量。
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孟君子审己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置之度外
成语解释: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
形容不放在心上。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金针度人
成语解释: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
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
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成语出处:元・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成语解释: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丰度翩翩
成语解释:丰度:风采气度。
翩翩:洒脱的样子。
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成语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回:“旁观的人,见十余部马车络绎而来,末后一部车上坐着秋谷,精神轩翥,丰度翩翩,香留荀令之裾,粉傅何郎之面,真似灵和疏柳,张绪当年。”
揆理度情
成语解释: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
从情理上揣度。成语出处:明・刘若愚《酌中志・辽左弃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气度不凡
成语解释:气:气质。
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成语出处: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时的确也有些气度不凡。”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成语解释: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杨(杨慎)以朱(朱熹)忌而毁之,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成语解释: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付诸度外
成语解释:度外:心意计度之外。
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
虚度年华
成语解释:白白地度过年岁。虚:指没有收获、成就。
成语出处:《忆邓拓・邓拓与人民日报》:“他认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
超度众生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火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
普度群生
成语解释:见“普度众生”。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讲经说法,广开方便之门;普度群生,接引菩提之路。”
付之度外
成语解释:谓置于胸臆之外,不加考虑。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暗度金针
成语解释: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
金针: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后因以比喻秘诀。
暗中将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又借指幕后交易。成语出处:见唐・冯翊子休《桂苑丛谈・史遗》。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