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17个)

  • 落纸

    huī háo luò zhǐ

    成语解释:毫:毛笔。
    指写字或作画。

    成语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挥毫落纸如云烟。”

  • 细入

    xì rù háo máng

    成语解释:毫芒:指极细微。
    形容细微到极点。

    成语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唐初虽有山水,然尚精工。如李思训、王摩诘之笔,皆细入毫芒。”

  • 析芒

    pōu háo xī máng

    成语解释:谓分析判别得至细至精。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远则甫侯子羔,近则于公释之,探情审罚,剖毫析芒。”

  • 合抱之木,生于

    hé bào zhī mù , shēng yú háo mò

    成语解释: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
    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不拔

    yī háo bù bá

    成语解释:一根毫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无爽

    xiān háo wú shuǎng

    成语解释:纤毫:非常细微;爽:差。
    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

    成语出处:《魏书・律历志》:“至于夕伏晨见,纤毫无爽。”

  • 勿犯

    qiū háo wù fàn

    成语解释: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同“秋毫无犯”。

    成语出处:《北史・隋纪下・炀帝》:“营垒所次,务在整肃,刍荛有禁,秋毫勿犯。”

  • 无爽

    fēn háo wú shuǎng

    成语解释:见“分毫不爽”。

    成语出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喜甚,即将白银一千两,送到公子船中,十娘亲自检看,足色足数,分毫无爽。”

  • 不遗

    bù yí háo fà

    成语解释:遗:疏漏;毫发:细毛和头发,指极微小的数量。
    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臣当修撰之时,史官沈传师等采事得于传闻,诠次不精,致有差误,圣明所鉴,毫发无遗。

  • 铢分

    zhū fēn háo xī

    成语解释:谓细微地分析。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学问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

  • 莫取

    yī háo mò qǔ

    成语解释: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
    连一根毫毛那样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也不拿人家的。形容为人廉洁,不占他人或公家的便宜。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栖牍

    chuò háo qī dú

    成语解释:停笔藏牍,谓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 弄管

    niān háo nòng guǎn

    成语解释: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

    成语出处:明・徐渭《女状元》第一折:“且喜这所在,涧谷幽深,林峦雅秀,森列于明窗净几之外,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

  • 剖析

    pǒu xī háo lí

    成语解释:剖析,分析。毫厘,比喻极细微的差距或非常少的数量。形容对极细微的事物能加以分析辨别。与“剖析微芒”义同。

    成语出处:文选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擘,剖。

  • 搦管

    shǔn háo nuò guǎn

    成语解释:搦:持、拿;管:指毛笔。
    磨好墨汁,把毛笔沾湿。常指写文章构思、动笔的神态。

    成语出处:南朝・陈・周弘让《答王裒书》:“犹冀苍雁赪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但寄相思,搦管操觚,声泪俱咽。”唐・李商隐《太尉公会昌一品制集序》:吮墨摛词,咏日月之光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