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在中间的成语(共307个)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成语解释:要远望千里就要登更高的一层楼。比喻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 成语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山穷水尽- 成语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 辞穷理屈- 成语解释: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无话可说。 - 成语出处:《宋书・郑鲜之传》:“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高祖辞穷理屈,然后置之。” 
- 极恶穷凶- 成语解释:指极端凶恶。 - 成语出处:《陈书・废帝纪》:“逆贼华皎,极恶穷凶,遂树立萧岿,谋危社稷。” 
- 黩武穷兵- 成语解释: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 成语出处:《周书・武帝纪论》:“若使翌日之瘳无爽,经营之志获申,黩武穷兵,虽见讥于良吏。” 
- 计穷势蹙- 成语解释:无计可施,情势紧迫。 - 成语出处:《元史・陈天祥传》:“深既不能制乱,反为乱众所制,军中乏粮,人自相食,计穷势蹙,仓黄退走,土兵随击,以致大败。” 
- 图穷匕见- 成语解释: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深山穷林- 成语解释: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零都郡复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 
- 词穷理极- 成语解释:穷:完,尽;极:终,到头。 
 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七之五》:“诚原陛下日月之明,察臣之清,辞穷理极,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 
- 辞穷理极- 成语解释:辞:文辞;穷:完,尽;极:终,到头。 
 无话可说,无理可辩。-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诚愿陛下日月之明,察臣之请,辞穷理极,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 
- 痛剿穷追- 成语解释:剿:征剿。 
 竭尽全力剿灭追杀。- 成语出处:清・王韬《瓮牖余谈・贼中悍酋记》:“鼓歼之,乃西窜慈野,痛剿穷追。” 
- 人穷志短- 成语解释:穷:困厄;短:短小。 
 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 
- 人穷智短- 成语解释:指人穷了,言行也就显得笨拙不聪明。 - 成语出处:《鸡肋编》下卷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百巧千穷只短檠。” 
- 白首穷经- 成语解释: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 
 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成语出处:宋・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谓白首穷经之乐,尚可推以与人。” 
- 皓首穷经- 成语解释: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 
 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成语出处:唐・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