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在中间的成语(共307个)
计穷力诎
成语解释:见“计穷力屈”。
成语出处:明・鹿善继《请发帑疏》:“臣今日之请,非但司辽饷言辽饷,实在新库言新库,计穷力诎,不得不出于此。”
计穷虑极
成语解释:谓计虑穷尽。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
赒穷恤匮
成语解释:赒:周济,救济;恤:抚恤;匮:缺乏,不足。
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他贫困的人。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少私寡欲,忌盈恶满,赒穷恤匮。”
贫穷潦倒
成语解释:家境很穷、衣着破烂、精神状态很差。
人穷志不穷
成语解释:穷:困厄。
人的处境虽困厄,但志向却远大。成语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40回:“蒋先生,你别瞧我失了业,人穷志不穷。”
时穷节乃见
成语解释:时穷:最危急的时刻;节:气节。
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成语出处:宋・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士穷见节义
成语解释:士:读书人;穷:困窘;节义:节操,气节。
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上穷碧落下黄泉
成语解释:碧落:天上,此指天宫;黄泉:地下泉水,此指阴间。
比喻上天入地,到处都找遍了。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卒岁穷年
成语解释:卒:终了,岁:年;穷:完了。
指整年。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卷:“虽卒岁穷年,无有透彻之期。”
居敬穷理
成语解释:敬:戒慎,敬肃;穷理:穷究事物的道理。
自处要谨慎严肃,办事学习要穷究事物的道理。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周易・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探幽穷赜
成语解释:幽:深;赜:幽深难见。
探索深奥隐微的事理。成语出处:《晋书・潘岳传》:“抽绎微言,启发道直。探幽穷赜,故故知新。”
尽日穷夜
成语解释:尽:完;穷:尽。
从早到晚,通宵达旦。成语出处:《南史・袁巸传》:“与邓琬款狎过常,每清闲必尽日穷夜。”
振穷恤寡
成语解释: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
成语出处:《北史・魏纪四・孝明帝》:“壬寅,诏以旱故,命依旧雩祈,察理冤狱,掩胔埋骼,振穷恤寡。”
赈穷济乏
成语解释:赈求和帮助穷困的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轨传》:有机辩,颇窥书籍,家富于财,赈穷济乏,人亦称之。
振穷恤贫
成语解释:救济贫穷的人。
成语出处:《明史・王越传》:“睦族敦旧,振穷恤贫,如恐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