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16个)

  • 马首

    mǎ shǒu shì zhān

    成语解释:首:头;是:指示代词;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
    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一身

    yī shēn shì dǎn

    成语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惟利

    wéi lì shì yíng

    成语解释:指惟利是视。

    成语出处:《金史・阿离方传》:“卿宗室旧人,乃纵肆败法,惟利是营,朕甚恶之。”

  • 生非

    rě shì shēng fēi

    成语解释:惹:引起。
    非:事端。
    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 公非

    gōng shì gōng fēi

    成语解释:公认的是非。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 一无

    yī wú shì chù

    成语解释:是:对,正确。
    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 百无

    bǎi wú shì chù

    成语解释: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浣溪沙・漫兴作》词:“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 人非

    wù shì rén fēi

    成语解释: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 唯利

    wéi lì shì tú

    成语解释: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 惟命

    wéi mìng shì tīng

    成语解释: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越王勾践世家》:“今君王举玉趾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

  • 唯命

    wéi mìng shì cóng

    成语解释:只要有命令就听从;形容完全服从命令。唯:唯独;命:命令。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 惟命

    wéi mìng shì cóng

    成语解释:犹言惟命是听。

    成语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鲍宣妻传》:“既奉君子,惟命是从。”

  • 浑身

    hún shēn shì dǎn

    成语解释:浑身:全身。
    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宋・陈著《宝鼎现・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 作如

    zuò rú shì guān

    成语解释: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成语出处:《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大非

    dà shì dà fēi

    成语解释:是:正确;非:错误。
    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成语出处: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