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在中间的成语(共209个)
不遗余力
成语解释: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
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策无遗算
成语解释:策:计谋,策划;算:计划,筹谋。
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成语出处:《北齐书・幼主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沧海遗珠
成语解释: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狄仁杰传》:“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甘棠遗爱
成语解释: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
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成语出处:唐・刘禹锡《答衢州徐使君》诗:“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放虎遗患
成语解释: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流风遗泽
成语解释:流风:遗风;泽:恩泽。
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德泽。成语出处: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太祖经始大基,流风遗泽,所被者远,五圣遵业至今,百有二十余年。”
养虎遗患
成语解释:遗;留下;患:祸患。
养着老虎;留下祸患。比喻纵容坏人;给自己留下后患。也作“养虎留患。”。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流风遗迹
成语解释: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陈迹。亦作“流风遗躅”。
成语出处:宋・苏轼《黄州快哉亭记》:“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养痈遗患
成语解释:痈:毒疮;患:祸害。
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己酿成祸害。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也作“养痈遗害”、“养痈成患”。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谋无遗策
成语解释:谓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形容谋划周密。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
算无遗策
成语解释:算:计划;遗策:失算。
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成语出处:《晋书・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野无遗贤
成语解释: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成语出处:《尚书・大禹漠》:“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遗老遗少
成语解释:遗老:称前朝的旧臣;遗少:指封建时代留恋前期;思想陈腐的年轻人。
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后指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年轻人。成语出处: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遗风遗泽
成语解释:泽:德泽。
前人遗留下来的良好习气和恩泽。成语出处:宋・苏轼《母聂氏温国太夫人外制》:“慈和严翼以成其子,使朕得名世之士,以济艰难,其遗风遗泽盖有存者。”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成语解释:遗:遗失的东西;户:门。
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