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在中间的成语(共209个)
- 一饭三遗矢- 成语解释:矢:通“屎”,粪便。 
 一顿饭的功夫上了三次厕所。形容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
- 养虎自遗患- 成语解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 举无遗策- 成语解释:举:提出;策:计谋、办法。 
 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成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 宁遗勿滥- 成语解释:宁:宁可;遗:遗漏;勿:不要;滥:过多。 
 宁愿遗漏,也不要降低标准,一味求多。-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阅起文来岂有不宁遗勿滥之理。” 
- 举无遗算- 成语解释:举:提出;算:计谋、办法。 
 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成语出处:《晋书・袁蠸传》:“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 
- 覆鹿遗蕉- 成语解释:覆:遮盖;蕉:同“樵”,柴。 
 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成语出处:清・王闿运《桂阳州志序》:“罗平沼成,明社已屋,覆鹿遗蕉,亡猿灾木。” 
- 不遗巨细- 成语解释:连极细小处也不放过。 - 成语出处:廖仲恺《答胡适井田书》:“可见先生对一个问题不肯苟且的态度,不遗巨细的精神。真是佩服。” 
- 不遗尺寸- 成语解释:遗:遗漏;尺寸:形容数量小。 
 比喻一点也不漏掉。-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 
- 不遗寸长- 成语解释:遗:遗漏;寸长:微小的长处。 
 不遗漏一点点长处。形容善于发现和肯定别人的优点。- 成语出处:元《宋史・娄机传》:“称奖人才,不遗寸长。” 
- 归遗细君- 成语解释:归:回家;遗:给予;细君:妻子。 
 指夫妻情深。-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 流风遗俗- 成语解释:流风:遗风;俗:习俗。 
 流传下来的风尚习俗。指人虽去世,风范犹存。-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虽更衰乱,先王之典刑犹存,流风遗俗,未尽混然也。” 
- 流风遗韵- 成语解释:流风:遗风。 
 前代流传下来的风俗韵事。- 成语出处: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正是在吴起、商鞅等实行变法的流风遗韵中长大的。” 
- 死无遗忧- 成语解释:死而心安,无后顾之忧。 -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使其君生无废事,死无遗忧。 
- 邹鲁遗风- 成语解释:邹、鲁: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 
 “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指孔孟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羊侃传》:“高祖览曰: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 
- 弦外遗音- 成语解释: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 
 言外之意。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