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561个)

  • 头晕

    tóu yūn mù xuàn

    成语解释:头发昏,眼发花。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

  • 贵耳

    jiàn mù guì ěr

    成语解释: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比喻舍近求远。

    成语出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

  • 赏心

    yuè mù shǎng xīn

    成语解释: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成语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农场里的木芙蓉开了,共引为悦目赏心的乐事。”

  • 繁多

    míng mù fán duō

    成语解释: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还有学生卫兵,女子精武军,及男女赤十字会,名目繁多,数不胜数。”

  • 昭彰

    ěr mù zhāo zhāng

    成语解释: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
    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 狰狞

    miàn mù zhēng níng

    成语解释:狰狞:面目凶恶。
    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还有两人……都是身材骄健,面目狰狞。”

  • 一叶蔽,不见泰山

    yī yè bì mù , 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语解释:蔽:遮挡;泰山:山名。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成语出处:《鹗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 一指蔽,不见泰山

    yī zhǐ bì mù , 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语解释:蔽:遮盖;泰山:山名。
    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成语出处: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语言无味,面可憎

    yǔ yán wú wèi , miàn mù kě zēng

    成语解释:憎:厌恶。
    形容说话枯燥无味,面貌使人厌恶。

    成语出处:巴金《谈》:“她的确是一个‘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女人。”

  • 士别三日,刮相待

    shì bié sān rì , 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语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宋・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远在千里,近在

    yuǎn zài qiān lǐ , jìn zài mù qián

    成语解释:认为远的话就远在千里,认为近的话就近在眼前。指对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观认识而转移。也指要寻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厅上所贴的对联,有刘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谓,毕竟指著何人。’玉麟笑道:‘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 疮痍

    mǎn mù chuāng yí

    成语解释: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成语出处:《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惟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兵连祸结,满目疮痍。”

  • 水母

    shuǐ mǔ mù xiā

    成语解释:《文选 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
    ”李善注引《南越志》:“扞水母呴无耳目,故不知避人。
    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后因以“水母目虾”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成语出处:《文选・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李善注引《南越志》:“扞水母呴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

  • 道存

    dào cún mù jī

    成语解释: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 皆是

    jǔ mù jiē shì

    成语解释:抬头看满眼都是。形容数量多。

    成语出处:林语堂《思满大人》:“今也不然,举目皆是‘同志’。”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