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561个)

  • 所视,十手所指

    shí mù suǒ shì , shí shǒu suǒ zhǐ

    成语解释: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十手

    shí mù shí shǒu

    成语解释:十个人看着你,十只手指着你。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离不开众人的监督。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如画

    méi mù rú huà

    成语解释: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

  • 相待

    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语解释: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张胆

    míng mù zhāng dǎn

    成语解释:张胆:放大胆量。
    原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公开放肆。

    成语出处:《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 崩心

    chù mù bēng xīn

    成语解释: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 成诵

    chù mù chéng sòng

    成语解释:成诵:能背诵。
    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陈书・陆瑜传》:“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

  • 一新

    ěr mù yī xīn

    成语解释:听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河南王传》:“齐人爱咏,咸日耳目更新。”

  • 塞耳

    bì mù sè ěr

    成语解释: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东夷传・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 疏眉

    lǎng mù shū méi

    成语解释:朗:明亮;疏:疏朗。
    明亮的双目和疏朗的眉毛。形容眉目清秀。

    成语出处:《南史・陶弘景传》:“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 荆榛

    mǎn mù jīng zhēn

    成语解释:荆:荆条,灌木。
    榛:树丛。
    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张全义传》:“蔡贼、孙儒、诸葛爽争据洛阳,迭相攻伐,七八年间,都城灰烬,满目荆榛。”

  • 五行

    yī mù wǔ háng

    成语解释:犹一目十行。

    成语出处:《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 黧黑

    miàn mù lí hēi

    成语解释:黧:黑。
    面貌黑黄色。形容憔悴的样子。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黄帝》:“年老力弱,面目黧黑。”

  • 耳视

    ěr shì mù tīng

    成语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成语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 后凡

    qián mù hòu fán

    成语解释:目:细目;凡:概略。
    《春秋》的一种笔法,一件事在文中重复出现,对前者详加说明,后者概略叙述。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僖公五年》:“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