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在中间的成语(共344个)
听天安命
成语解释:听:任凭;命:命运。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成语出处:巴金《秋》:“也说不上满意,这不过是听天安命罢了。”
治郭安邦
成语解释:犹治国安邦。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间有古之长仆,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毁之,其意何也?”
稍安毋躁
成语解释:稍:稍微;毋:不要。
稍微安静一下,不要急躁。成语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皓(带着那种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成语解释:指艰难使人奋进,安逸使人沉沦。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成语解释:人没有坚硬的骨头,身体就站不起来。比喻人无坚强的意志品格,就难以立身行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二四回: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这般‘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人。
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
成语解释:只能一起共度危险困难的日子,却不能一起共享安定快乐的生活。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存亡安危
成语解释: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成语出处:《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问安视膳
成语解释: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成语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守道安贫
成语解释: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
成语出处:《旧唐书・王及善等人传赞》:“守道安贫,坏远当仁。”
怀安败名
成语解释:怀安:贪图安逸。
贪图安逸会败坏自己的名声。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
各安生理
成语解释:各:各个;生理:职业和日常生活。
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2回:“我去高老庄探亲,哥哥去花果山称圣,白龙马归大海成龙……我们都各安生理去也。”
国安民泰
成语解释:安:安定;泰:平安。
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国安民泰,岁稔年和,三教兴隆,四方宁静。”
保境安民
成语解释:安民:安定人民生活。
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富贵安乐
成语解释: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
守分安常
成语解释:信守本分,安于故常。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